《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原文|笺释|赏析

寥寥此堂上1,幽意复谁论。落日无王事青山在县门(淡永)。云峰向高枕,渔钓入前轩。晚竹疏帘影,春苔双履痕2。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虚牖闲生白,鸣琴静对言(顾明府)。暮禽飞上下,春水带清浑3远岸谁家柳孤烟何处村(开拓有余情)。谪居投瘴疠,离思过湘沅。从此扁舟去,谁堪江浦猿。

此诗盖深羡李在官闲逸,日领溪堂胜景,迁客过,殆不可为怀矣。

【校记】

1.寥寥,《全唐诗》一作“寂寂”。

2.春苔,《全唐诗》一作“苔生”。

3.水,《全唐诗》一作“草”。

【笺释】

[李明府] 不详。明府,郡守尊称,即“明府君”,汉朝三国皆然。至唐朝,为县令俗称。 霅溪水,《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五“湖州乌程县”:“霅溪水,一名大溪水,一名苕溪水,西南自长城、安吉两县东北流,至州南与余不溪水、苎溪水合,又流入于太湖,在州北三十五里。”又,《太平寰宇记》卷九四“湖州乌程县”:“霅溪,在县东南一里,凡四水合为一溪。”“顾长生《三吴土地》云:‘有霅溪,水至深。昔徐陵《孝义碑》云:清霅沵沵,深穷地根。按字书云:霅者,四水激射之声也。”此诗当作于刘长卿初贬南巴道出湖州时。

[王事] 王命差遣的公事、公务。《诗经·小雅·北山》:“四牡彭彭,王事傍傍。”

[虚牖闲生白] 即“虚室生白”,谓人能清虚无欲,则道心自生。《庄子·人间世》:“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司马彪注:“室比喻心,心能空虚,则纯白独生也。”《淮南子·俶真训》:“由此观之,用也必假之于弗用也。是故虚室生白,吉祥止也。”高诱注:“虚,心也;室,身也;白,道也。能虚其心以生于道,道性无欲,吉祥来止舍也。”

[湘沅] 湘水、沅水。南巴在湘、沅以南,故云。

[扁舟] 《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张守节正义:“《国语》云勾践灭吴,反至五湖。范蠡……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

【辑评】

《唐诗归·中唐一》:钟惺评:文房五言妙手,朴中带峭,便开中、晚诸路。至排律,深老博大,其气骨则渐向上去矣。“落日无王事,青山在县门”,浑沦。

《唐诗解》:此美明府政治之清逸。盖文房谪宦南巴,道经霅而有是作也。言此堂幽意颇多,难以具述。正以地连山水,政托鸣琴,故花竹幽琴,互相旋绕,村烟岸柳,极目苍然,官舍之幽至矣。我乃舍此而就瘴疠之居,既衔思而过湘沅矣,又岂堪此江上猿声乎?

《唐诗合解笺注》卷一二:“寥寥此堂上,幽意复谁论。落日无王事,青山在县门”,首解言书堂之幽,由明府之清也。寥寥,空阔之意。堂中幽意,难以论述,中解乃略言之,无王事者,刑清而政简也,只有青山,日与县门相对,岂不幽哉!“云峰向高枕,渔钓入前轩。竹动疏帘影,苔生双履痕”,此下俱写幽意。书堂前对云山,向我高枕,溪中渔钓,入此前轩。檐前竹影萧疏,苔上屐痕宛在。“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虚牖闲生白,鸣琴静对言”,明府之居此堂也,荷香随其坐卧,湖色映乎晨昏,虚室生白,闲中寂坐,鸣琴之暇,静对无言。虽宓子贱之不下堂,而单父治、汲长孺之卧理南阳,不能过也。“暮禽飞上下,春水带清浑。远岸谁家柳,孤烟何处村”,又从书堂之左右言之,则禽声上下,草色清浑,盖草色有新旧,故清浊相映带也。再从堂上远望,不知岸柳谁家、烟树何处,皆助此书堂而生幽意者也。“谪居投瘴疠,离思过湘沅。从此扁舟去,谁堪江浦猿”,此解是刘文房别此而云,乃留题意也。文房谪宦南巴,将投瘴烟之地,道出湘沅,而回忆霅溪,离思难禁,今日辞此书堂,从此泛舟而去,倘闻江浦猿声,谁能堪之?不令我断肠悲痛哉!沅湘二水,在洞庭之南。○前解羡书堂幽意,中遂历言之,后解乃留别书堂而题此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