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祐(二十三首)》原文|笺释|赏析

字从一,赵州人,天宝七年擢第,授校书正字,坐事谪鄱阳令,调江阴,入为中台郎。上元中,出为台州刺史,大历中复刺袁州。

【笺释】

[字从一] 《极玄集·李嘉祐》:“李嘉祐,字从一,袁州人。”《新唐书》卷六〇《艺文志》、《郡斋读书志》卷四上皆谓“别名从一”。未知孰是。

[赵州] 州治平棘,今河北省赵县。赵州属河北道,即传统所谓河朔地区。《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七“赵州”:“《禹贡》冀州之域。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赵,秦为邯郸郡地,汉为常山郡平棘县地,又为赵国。自两汉及魏,皆以封建子弟,后魏明帝又于广阿城置殷州。高齐改殷州为赵州,因赵国为名。隋开皇十六年,又于栾城县置栾州,大业二年废栾州,以县并属赵州,三年以赵州为赵郡。武德元年,张志昻举城归国,又改为赵州。” 《郡斋读书志》卷四上:“别名从一,赵州人。”《极玄集·李嘉祐》谓“袁州人”,乃以其曾任袁州刺史而误指为籍贯。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卷三谓“其祖籍当以赵州为是”。

[天宝七年擢第] 《极玄集·李嘉祐》、《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皆曰:“天宝七载进士。”《郡斋读书志》卷四上:“天宝七年进士,为秘书正字。”辛文房《唐才子传·李嘉祐》:“天宝七年杨誉榜进士,为秘书正字。”

[鄱阳]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八“饶州”:“本秦鄱阳县也,属九江郡。《鄱阳记》云‘在扬州己午之间’。孙权分豫章立为鄱阳郡,梁承圣二年,改为吴州,至陈光大元年省吴州,依旧置郡。隋开皇九年平陈,改鄱阳为饶州,其城即吴芮为番令所居城。”“鄱阳县,秦置。孙权分豫章置鄱阳郡,理于此。晋武帝改为广晋。隋开皇九年改广晋为鄱阳,以在鄱水之北,故曰鄱阳。”据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李嘉祐考》、《唐才子传校笺》卷三考证,李嘉祐贬谪前曾任殿中侍御史之职,且新由饶州出使而回即受贬谪,居鄱阳约四年,后量移江阴。

[江阴]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五“常州江阴县”:“本汉毗陵县之溉阳乡,晋太康二年置溉阳县,梁敬帝置江阴县、郡,隋开皇九年罢郡,县属常州。”县治在今江苏省江阴县。

[中台郎] 中台,即尚书省。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武则天长安三年(703)二度改尚书省为中台,咸亨元年(670)、中宗神龙元年(703)先后复旧。据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卷三及补笺,李嘉祐自江阴令归朝,其《留别毗陵诸公》云:“久作涔阳令,丹墀复再还。”大历四年(769),尚在京师,似曾任尚书省司勋员外郎之职。故称中台郎。

[上元] 唐肃宗年号,共二年(760—761)。

[台州]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六“台州”:“《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为越地,秦并天下置闽中郡,汉立南部都尉。本秦之回浦乡,分立为县,扬雄《解嘲》云‘东南一尉,西北一候’,是也。后汉改回浦为章安县。吴大帝时,分章安、永宁,置临海郡。隋平陈,废郡为临海县,武德四年讨平李子通于临海县,置海州,五年改海州为台州。盖因天台山为名。六年,辅公祏叛,州从陷没,七年平定公祏,仍置台州。” 刺史,古代官名。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后沿为地方官职名称。汉武帝时,分全国为十三部(州),部置刺史。成帝改称州牧,哀帝时复称刺史。魏晋于要州置都督兼领刺史,职权益重。隋炀帝、唐玄宗两度改州为郡,改称刺史为太守。后又改郡为州,称刺史,此后太守与刺史互名。宋于州置知州,而无刺史职任,刺史之名仅为武臣升迁之阶。元明废名,清仅用为知州之别称。《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唐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其余观察及诸州刺史、县令、录事、参军多至每月五十千。”清顾炎武《日知录·隋以后刺史》:“汉之刺史犹今之巡按御史;魏晋以下之刺史,犹今之总督;隋以后之刺史,犹今之知府及直隶知州也。”

[大历] 唐代宗年号,凡十四年(766—779)。

[袁州]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八“袁州”:“本秦九江郡地,在汉为宜春县,属豫章郡。晋平吴,后属荆州,东晋以来属江州。隋开皇十一年置袁州,因袁山为名。大业三年罢袁州,为宜春郡,武德五年讨平萧铣,复置袁州。” 《新唐书》卷六〇《艺文志》:李嘉祐“袁州、台州二州刺史。”《郡斋读书志》卷四上:“袁、台二州刺史。”甚是。据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卷三及补笺,李嘉祐大约于大历五六年间出刺袁州,于大历末卸袁州任,遂至吴兴、晋陵等地,并营居室。其守台州在袁州之后,大概由闲居苏州起用为台州刺史,卒于建中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