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故人赴江陵寻庾牧》原文|笺释|赏析

主人持节拜荆州,走马应从一路游。斑竹冈连山雨暗枇杷门向楚天秋。佳期笑把斋中酒,远意闲登城上楼。文体此时看又别,吾知小庾甚风流。

【笺释】

[江陵] 唐上元元年(760)以荆州改置江陵府,天宝初改置江陵郡,治所在江陵县(今湖北江陵县)。《通典》卷一八三“江陵郡”:“今之荆州,理于江陵县。春秋以来,楚国之都,谓之郢都,西通巫巴,东接云梦,亦一都会也。秦置南郡,汉高帝改为临江郡,景帝改为临江国,后复故。后汉因之。其地居洛阳正南,蜀先主得之,后属吴,常为重镇。晋平吴,置南郡及荆州。东晋以为重镇,宋齐并因之,梁元帝都之,为西魏所陷,迁后梁居之,为藩国,又置江陵总管府。隋并梁,置江陵总管府如故,后改为荆州;炀帝初,复为南郡。大唐为荆州,或为江陵郡。”《旧唐书》卷三九:“江陵,汉县南郡治所也,故楚都之郢城。今县北十里纪南城是也,后治于郢,在县东南,今治所晋桓温所筑城也。” 庾牧,指庾光先,据郁贤皓《唐刺史考·山南东道·荆州》所考。事迹见《元和姓纂》、《新唐书》卷一六一《庾敬休传》。邓州新野(今属河南)人。天宝中,历仕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天宝十四载,以太府少卿转为御史中丞,安史乱起,陷贼中,不愿受伪官,潜伏奔窜。乱后,拜为吏部侍郎,出为荆州长史。《文苑英华》卷二四四录诗一首、判一道,诗乃《奉和刘采访缙云南岭作》:“百越城池枕海圻,永嘉山水复相依。悬萝弱筱垂清浅,宿雨朝暾和翠微。鸟讶山经传不尽,花随月合数仍稀。幸陪谢客题诗句,谁与王孙此地归。”

[走马] 骑马疾走;驰逐。《诗经·大雅·绵》:“古公亶父,来朝走马。”曹植《名都篇》:“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庾信《和宇文京兆游田》:“悬知画眉罢,走马向章台。”杜甫《去秋行》:“去秋涪江木落时,臂枪走马谁家儿?”

[斑竹冈] 《博物志》卷八:“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明一统志》卷六:“斑竹冈,在荆门州北五十里。”

[山雨] 张九龄《晚霁登王六东阁》:“试上江楼望,初逢山雨晴。”

[枇杷门] 在江陵。《周书》卷二九《杨绍传》:“从柱国燕国公于谨围江陵,绍斗于枇杷门,流矢中股,而力战不衰。”

[远意] 高远的意趣。《世说新语·品藻》:“冀州刺史杨淮,二子乔与髦。”刘孝标注引晋荀绰《冀州记》:“乔字国彦,爽朗有远意。”

[小庾] 称晋荆州刺史庾翼。庾翼继兄庾亮镇武昌,皆有名,故称。《世说新语·规箴》:“小庾在荆州,公朝大会,问诸僚佐曰:‘我欲为汉高、魏武何如?’一坐莫答。”这里借指庾牧。

【辑评】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卷三:(前解)既是故人,何不著名?既故人且不著名,何得所寻反与著姓?故知庾是韩之故人。而此寻庾之人,则是庾之旧客,而今又向韩乞竿牍,是故作此诗与之,而因以“故人”二字暂假之也。看他一,先写庾;二,只用“走马”字、“一路”字,“从”、“游”字、“应”字写此旧客一段故情,一片高兴,便令主人不得不欢然相接。三、四“斑竹冈”、“枇杷门”,虽写江陵景,然实是一路走马景。(须知看他写此故人,不惟题不著名,乃至篇中略不相道,亦并无惜别意,便信如此批为知言也。)(后解)五,写初寻到之一日;六,写既寻到之后日。七,“此时”即把酒登楼之时。一解便纯写庾厚情高兴,更不再写此故人。

《葚原诗说》卷二:七字为句,中二联最忌重调。句法则有上四下三,上三下四;上二下五,上五下二;上一下六,上六下一;上二中二下三,上一中三下三;上二中四下一,上一中四下二;上四中一下二,上三中一下三,此十二法尽之……上三下四,如“洛阳城见梅迎雪,鱼口桥逢雪送梅”(李绅),“斑竹冈连山雨暗,枇杷门向楚天秋”(韩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