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诗《老将行》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立功勋。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待人才的普遍态度,也是古代文学中常写常新的主题。刘宋时期鲍照的《代东武吟》一诗就写了一个曾为国立功到老来被抛弃的军人的悲惨命运,反映了门阀制度压抑下人才得不到重用的社会现实。王维的《老将行》也写了这样的主题,然而却具备了与鲍诗不同的盛唐时代的特点。王维笔下的老将从少年时就英武过人,一生转战疆场,建立过殊勋,然而寸功未立,不得封赏,到老来更被弃置不用。这一遭遇反映了社会的不平,暴露了政治的黑暗。但这个老将生当盛唐时代,他“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当外敌入侵时要求再度从军立功,保卫国家。这是一个虽受压抑而不甘沉沦的爱国英雄。这个人物的塑造是王维前期积极用世思想的反映,是盛唐气象的一种表现。
长诗用乐府新题,属于七言歌行。根据情节的发展和用韵的变化,可分为三段,每段十句,各段落间紧密衔接。
第一段,写老将从少年到盛年的勇武和战功。“少年”等四句写他青少年时就身手不凡。三次用典,一用李广夺马的典故,说他“步行”夺马,可见骑术更为高超,身手矫健不凡;二用李广射虎之典,白额虎凶猛无比,射杀不易,可见他箭法精绝;三用曹操夸次子“邺下黄须儿”曹彰的典故,此诗说“肯数邺下黄须儿”,意为连曹彰都不屑称道,可见其勇敢超群。这些是老将年轻时的剪影,为他后来军阵立功、胸怀大志奠下了基础。“一身”等四句写老将盛年时立功疆场,“一身”“一剑”写他勇敢作战,屡建奇勋。“汉兵”、“虏骑”,用对比的方法写他率兵作战所向披靡,致使敌军不堪一击。“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二句对老将几十年的征战作一总结。用卫青、李广二典意在说他“不败”,却又“无功”,重点说他如汉代名将李广一样一生未封侯,人物不幸的命运初步点出,自然开启下文,写老将以后的经历。第二段,写老将年迈被朝廷抛弃,却雄心勃勃,壮志未泯。“自从”等四句写老将年老伤病。由于统治者的寡恩薄情,他年老力衰时便被弃置,头白身衰,世事蹉跎,寸功未得,身手也不如前。当初飞箭百发百中,能使飞鸟双目不全,今日伤病,左肘生了瘤子,再不能屈伸自如。“路旁”四句写他凄凉清苦的生活,为了糊口,他在路旁像秦故东陵侯邵平那样卖瓜营生,像五柳先生陶渊明那样躬耕度日。他的住处也十分萧条,僻远的巷子连着苍茫的古树,家徒四壁的窗户对着寥落的寒山。但王维诗意不全在写老将沉沦之悲,因而八句之后立即打住,以“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作一小结,点出老将人穷志不短,从而使老将的形象有着不同于鲍照诗中老军人的精神面貌,又开启了第三段的内容。最后两句用的是西汉李广利和灌夫的典故,二人都是将军,切合老将的身份,一个奋发有为,一个使酒泄忿,十分切合老将有所去取的志向。第三段,写外敌入侵,老将奋起请缨。“贺兰”等四句写西北边境战事爆发,朝廷发兵,节使征募年少从军,诏书命令将军分道出征,情况十分紧急。“试拂”等四句写老将昂奋的心情。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老将不计恩怨,他慷慨请缨求战。“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写得神采奕奕。可见在卖瓜耕种的生涯中他的剑甲并未朽坏。“试”、“聊”二字极为传神,略一拂试,依然宝刀不老,于此可见其壮心不已。“愿得燕弓射大将”呼应前述老将善射之事,“耻令越甲鸣吾君”更写出老将以敌军侵犯为耻,有决心以死报国的爱国热忱。最后用魏尚复职的典故直抒为国立功的豪情,十分贴合老将的身份、处境和激情。
《老将行》是一首以抒情为主的叙事诗。诗人精心刻画了一位令人同情更令人敬佩的老将形象。通过他的被弃,诗人揭露了社会的不平,但更为重要的是以此为衬托赞扬了老将精诚报国的爱国热情。恰恰有如此遭遇的老人,在困苦中不乞求怜悯,而在国家危难之时又不计前嫌,挺身而出,其精神格外感人。可以说,王维吸收了鲍照的诗意而有更大的发展。诗篇的章法十分精妙。全诗三十句,每段各十句,每段的十句又构成四四二的格局,结构匀称而严密。三部分都有起结承转,篇幅虽长,却一气贯注无乖隔之感。诗中大量运用典故,十分贴切,大量运用对偶,使这篇流畅的歌行有整齐之美。从风格和情调看,第一段写得英气勃勃,中间一段悲壮而不衰飒,末段更是豪气逼人,从而使这首诗具有雄壮慷慨的风格,与高、岑的诗风相近,确是盛唐时代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