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关汉卿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戏曲·关汉卿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第三折



(外扮监斩官上,云)下官监斩官是也。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刽子云)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正旦唱)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刽子云)快行动些,误了时辰也。(正旦唱)

【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刽子云)你有甚么话说?(正旦唱)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刽子云)你如今到法场上面,有甚么亲眷要见的,可教他过来,见你一面也好。(正旦唱)

【叨叨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刽子云)难道你爷娘家也没的? (正旦云)止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了,至今杳无音信。(唱)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刽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什么主意?(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刽子云)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

(卜儿哭上科,云)天那,兀的不是我媳妇儿! (刽子云)婆子靠后。(正旦云)既是俺婆婆来了,叫他来,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刽子云)那婆子,近前来,你媳妇要嘱咐你话哩。(卜儿云)孩儿,痛杀我也! (正旦云)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实指望药死了你,要霸占我为妻。不想婆婆让与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药死了。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碗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的孩儿面上。(唱)

【快活三】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

【鲍老儿】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你把亡化的孩儿荐。(卜儿哭科,云)孩儿放心,这个老身都记得。天那,兀的不痛杀我也! (正旦唱)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刽子做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时辰到了也。(正旦跪科)(刽子开枷科)(正旦云)窦娥告监斩大人,有一事肯依窦娥,便死而无怨。(监斩官云)你有什么事?你说。(正旦云)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 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监斩官云)这个就依你,打甚么不紧。(刽子做取席站科,又取白练挂旗上科)(正旦唱)

【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刽子云)你还有甚的说话,此时不对监斩大人说,几时说那?(正旦再跪科,云)大人,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监斩官云)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雪来,可不胡说! (正旦唱)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空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正旦再跪科,云)大人,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监斩官云)打嘴! 那有这等说话! (正旦唱)

【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刽子做磨旗科,云)怎么这一会儿天色阴了也? (内做风科,刽子云)好冷风也! (正旦唱)

【煞尾】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儿誓愿明题遍。(做哭科,云)婆婆也,直等待雪飞六月,亢旱三年呵,(唱)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显。

(刽子做开刀,正旦倒科)(监斩官惊云)呀,真个下雪了,有这等异事! (刽子云)我也道平日杀人,满地都是鲜血,这个窦娥的血都飞在那丈二白练上,并无半点落地,委实奇怪。(监斩官云)这死罪必有冤枉,早两桩儿应验了,不知亢旱三年的说话,准也不准?且看后来如何。左右,也不必等待雪晴,便与我抬他尸首,还了那蔡婆婆去罢。(众应科。抬尸下)

(据影明本《元曲选》,参考隋树森校订本)





关汉卿的生平,流传下来有关材料极少,有些材料又往往互相矛盾,互有出入,所以我们只能做个大致的推断。

元人钟嗣成所著《录鬼簿》载:“关汉卿,大都人,太医院尹,号已斋叟。”这可以说是关于关汉卿的最早也最具权威性的材料。但元人熊自得的《析津志·名宦传》则说:“关一斋,字汉卿,燕人。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按: 钟嗣成说关汉卿曾任太医院尹,不见其他材料记载。钟嗣成说“汉卿”是他的名,“已斋叟”是他的号;而《析津志》说“一斋”是他的名,“汉卿”是他的字,颇多出入。

关于他的生卒年,也不可确考。《录鬼簿》把他列在“前辈已死名公才人”之首,并说“余生也晚,不得预几席之末,不知出处,故不敢作传以吊之”。《录鬼簿》成书于元朝至顺元年(1330),把关汉卿列在“已死名公才人”一类,知关氏卒年当在《录鬼簿》成书的1330年以前。另外,关汉卿所撰散曲有[双调·大德歌],其中有如下数语:“吹一个,弹一个,唱新行大德歌。”大德是元成宗的年号(1297—1307),可知关氏此时仍健在。综合以上两点,证明关汉卿的卒年当在1297—1330年之间。

至于他的生年,亦不可确考。元朝朱经《青楼集序》说:“我皇元初并海宇,而金之遗民若杜散人、白兰谷、关已斋辈,皆不屑仕进,乃嘲风弄月,留连光景。”杜散人即散曲家杜仁杰,白兰谷是杂剧作家白朴的号,他们都生于金末,已有确证,关汉卿的生年,亦应与杜、白相近。

关汉卿是位多才多艺的作家,他一生除去作了大量杂剧之外,他的散曲保存在《阳春白雪》之中和《太平乐府》等散曲集中的共有小令五十七首,套曲十四套。他不仅写杂剧剧本,而且还能登台演出。臧晋叔在《元曲选序》中就说他:“躬践排场,面傅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他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生动地描写了自己所掌握的各种各样伎艺。说他会“分茶攧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他会围棋,会蹴踘(踢球),会插科打诨,会歌舞,会吹弹乐器,会咽作(不详),会吟诗,会双陆(古代的一种游戏和赌博)。

关汉卿的杂剧创作,共计有剧目六十五种,在元杂剧作家中是最多的。今存剧本十八种。其中有的作品的作者问题历来有争议,尚无定论。

关汉卿的作品,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达到了杂剧创作的高峰,为历代评论家所称颂。我国文学评论家、戏曲史的开创者王国维评关汉卿杂剧创作时说:“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宋元戏曲史·元剧之文章》)

具体说来,关汉卿的戏曲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关汉卿是一位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他敢于面对严酷的现实,用戏剧艺术来表达对现实的评价。关汉卿的杂剧,艺术地再现了元代的社会现实,喊出了当时百姓痛苦而激愤的呼号。他的杂剧题材宽阔,所反映的生活面广泛,而许多题材都体现了元代社会所特有的情景。第二,关汉卿杂剧中塑造了一批正面形象,而写得最多最出色的,是那些下层妇女形象。她们的绝大多数都是被压迫者,如妓女杜蕊娘、谢天香、赵盼儿,婢女燕燕,寡妇窦娥等,都是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被污辱、被损害者。作者通过描写他们的痛苦和不幸,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丑恶,如权豪势要的为非作歹,卖淫制度对妇女的摧残,贪官污吏的草菅人命等。正是这种种黑暗势力造成了下层妇女的人生悲剧。但是另一方面,这些下层妇女既是被压迫被损害者,同时也是这种种罪恶势力的反抗者。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她们也敢于起来同这种种势力进行抗争。如窦娥对地痞流氓等恶势力的抗争,谭记儿对“花花太岁”杨衙内的讽嘲,赵盼儿对“花台子弟”周舍的愚弄等,从中表现了她们无比的勇敢和智慧。第三,由于他对于戏剧舞台十分了解,他的剧本的舞台性很强,符合演出的要求。尤其是他的戏剧语言本色当行,根据人物的不同性格、年龄和身世来安排他们的对白和唱词,使得这些人物栩栩如生。他的语言来自生活,极少用典,明白如话,开元杂剧本色派的先河。

《窦娥冤》的全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元杂剧的四大悲剧之一(其他三种是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白朴的《梧桐雨》和马致远的《汉宫秋》)。这个剧本写作于元世祖至元28年(1291)以后(剧中第四折有“肃政廉访使”语,此职于至元25年后才有),这时关汉卿已届晚年。

《窦娥冤》本事一般认为出自《汉书·于定国传》和《搜神记》所载“东海孝妇”故事。但原文所载极其简略,重点又不在“孝妇”而在于定国断狱的公正。其实关汉卿只是借“东海孝妇”故事为因由,面对元朝社会现实而创造出一位温柔善良而又敢于抗争的妇女形象,揭露了元朝社会的极端黑暗,描写出官吏贪赃枉法等行为。所以关氏的创作目的不在追求古代传说,而在着眼元代现实。

窦娥三岁丧母,七岁上因受高利贷盘剥,被父亲窦天章典卖给债主蔡婆婆家做童养媳;十七岁完婚,不上两年丈夫就死了,从此她成了年轻的寡妇,一心侍奉婆婆。她无依无靠,孤寂凄凉,看不到今后的日子有什么指望。恶棍张驴儿为了霸占窦娥,企图毒死蔡婆婆,却误毒了自己父亲。州官接受贿赂,将窦娥严刑拷打,诬其杀人,判处斩决。在刑场上窦娥提出三个愿望后死去。后三个愿望一一实现。三年后,窦天章任肃政廉访使,窦娥鬼魂诉冤,案子平反昭雪。

第三折“押赴刑场”是全剧的高潮,也是全剧写得最精彩的地方,是窦娥性格最充分展现的一场戏。窦娥是那么善良温顺,然而她短暂的一生受尽了多少不公正的待遇,最后又被无赖诬为“杀人犯”,被昏官判处死刑。面对这一不公正不合理的结局,她的愤怒达到了极点,而这时观众的愤懑之情也被推到了顶点。她唱道:“[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刑法),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她责问天,责问地,责问这天地为何如此不公?字字千钧,充分显示了窦娥的反抗精神。

关汉卿还借“东海孝妇”等传说写了窦娥临刑前发出三项誓愿的情节:“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第二个誓愿:“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最后第三个誓愿:“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

果然,这三项誓愿都实现了!

而在现实生活中,窦娥的三项誓愿是不可能实现的。但作家作这样的描写,却符合人们的心意。人们宁愿违反生活逻辑的真实,而去接受符合理想逻辑的真实。这位温顺善良、与婆婆相依为命、为了拯救婆婆自己甘愿负屈的窦娥在临刑前所迸发出的这些愤怒的呼喊是那样地强烈有力,她对黑暗势力的控诉是那样地震撼人心,她喊出了藏在人们心底的呼声。她对黑暗社会的愤怒控诉激起了人们强烈的共鸣。

以上是从作品的思想内容而言。《窦娥冤》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也是很高的。关汉卿以他丰富的生活经历和精湛的艺术造诣克服了元杂剧四折一楔子的死板结构形式,表现了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容。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元剧关目(剧中主要情节)之拙,固不待言。此由当日未尝重视此事,故往往互相蹈袭,或草草为之。”就元杂剧的一般情况说来,这种评语无疑是正确的。但像关汉卿的《窦娥冤》、《救风尘》等少数几个剧本却是例外。《窦娥冤》也如同中国一般传统戏曲一样,是采用“一人(窦娥)一事(她的一生遭遇)”的单一结构形式,但却波澜起伏,让情节越来越紧地逼向高潮。而且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也越来越丰厚。与此同时,许多社会生活的层面也相应地得到了表现。如果说中国传统戏曲的共同特点是节奏比较缓慢,而《窦娥冤》则是快节奏的。

同时,关汉卿又是元代的戏曲语言大师,历来被誉为“本色派第一家”。他的语言接近生活,质朴自然,而又富有性格化。“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宋元戏曲考·元剧之文章》)像前面所举的窦娥对天地的种种责问,她对黑暗世道的种种控诉,无不震撼人心而为戏曲中的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