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黄遵宪诗《哀旅顺》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诗歌·黄遵宪诗《哀旅顺》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海水一泓烟九点,壮哉此地实天险。炮台屹立如虎阚,红衣大将威望俨。下有洼池列巨舰,晴天雷轰夜电闪。最高峰头纵远览,龙旗百丈迎风飐。长城万里此为堑,鲸鹏相摩图一噉。昂头侧睨何眈眈,伸手欲攫终不敢;谓海可填山易撼,万鬼聚谋无此胆。一朝瓦解成劫灰,闻道敌军蹈背来。

《哀旅顺》是黄遵宪自戊戌变法失败家居后,以甲午中日战争中平壤、东沟、旅顺、威海等地被日本占领为题材写的一组咏史诗中的一首(另有《悲平壤》、《东沟行》、《哭威海》、《度辽将军歌》等)。时年五十一岁。

“旅顺”,又称旅顺口,位于辽宁省辽东半岛最南端。它傍山临海,形势险要,是天然的良港。1880年,清政府开始在这里建立军港,历十余年,耗资无数。至甲午战争时,旅顺军港设有海岸炮台与陆路炮台二十二座,拥有德制炮台七八十尊。旅顺口后路大连湾设炮台六座,有大炮二十四尊。港内水大而深,有大型船坞,能泊多艘军舰。连日本人也感叹旅顺港“东洋无双”。日军估计正面攻打旅顺港难以得逞,于1884年9月26日从花园港登陆,抵貔子窝,旅顺震动。当时旅顺驻有张光前、徐邦道等六军,共三十营,由贪鄙庸劣的龚圣玙统帅,事实上各不相统。徐邦道等提议出兵迎战,张光前等不听。徐率本部兵士驻守金州城,与日军激战,死伤极重。城破,邦道退回旅顺。日军不损一兵一卒占领大连湾,休息十天后向旅顺进军。龚圣玙已逃归天津。徐邦道率残部抵御,后因无援,败退。不久,旅顺失陷。残暴的日军在旅顺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旅顺街头尸体推积如山,全市居民仅存三十六人。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政治上的投降主义,导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这首诗着重写旅顺口形势的壮险,抒发了诗人的威武自豪的激情,含蓄地表达了对旅顺失陷的无比悲愤。

全诗十六句,可分为三个层次。从开头至“龙旗百丈迎风飐”为第一层次,极写旅顺口形势的险要,炮台和大炮的精良、威严,港口布防的坚固。诗人一开始便以一种自豪的激情描写旅顺口的壮险的形势:“海水一泓烟九点。”这里将李贺《梦天》诗“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缩为一句的开头,居高临下,气势不凡。诗人像是引导我们从飞机上俯瞰辽阔的祖国大地: 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的海港城市旅顺及其一望无际的海域,不过是点烟、杯水罢了。面对着如此壮险的海港,诗人由衷地发出赞叹:“壮哉此地实天险!”好一个天然良港啊! 而且“炮台屹立”,炮台上耸立着命名为“红衣大将”的新式大炮,船坞里停泊着巨舰。发射炮火时,响声如雷,电光四闪,何等威严! 站在山上最高处放眼纵览港湾,到处是绣龙的国旗迎风招展。诗人选取了炮台、大炮、洼池(船坞)、巨舰,龙旗等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着重表现旅顺口形势之险要,装备之精良,防务之坚固。再加上发炮时的雷鸣电闪,港湾里的龙旗招展,写得有声有色,字里行间蕴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的激情。

第二个层次从“长城”句至“万鬼聚谋无此胆”,揭露帝国主义时时妄图掠夺旅顺、入侵我国领土的阴谋。一二句用“长城”、“天堑”喻旅顺地势的险要,用“鲸鹏”喻帝国主义的贪婪和强横。意思是说,这里本是如同万里长城一样的天堑,可帝国主义总想一口吞掉它,而且为了争夺中国而互相竞争。三四句以拟人化的手法把海港要塞写成昂首的猛虎,警惕地注视着阴谋入侵的敌人,终于使它们不敢轻举妄动。以下两句是说海可填,山可移,旅顺港则固若金汤,万无一失。敌人虽然图谋霸占它,却没有这个胆力。这里用昂首的猛虎比中国军民,用“万鬼”比喻帝国主义列强,表现了对自身力量的自信和对敌人的蔑视,爱憎感情鲜明而强烈。而且,“昂头侧睨何眈眈”一句,同前面的“炮台屹立如虎阚”相呼应,保持了形象的连贯和完整。

最后两句为第三层次,以画龙点睛之笔高度概括了旅顺失陷的惨痛历史。谁知诗人引为自豪的如此坚固的要塞,竟然“一朝瓦解成劫灰”! 这里面蕴含着诗人多少哀痛和悲愤啊! 如前所述,日军是从后路攻入旅顺的。诗人并没有重复旅顺失陷的战争过程,而是用“闻道敌军蹈背来”一句委婉含蓄地高度概括,揭示了旅顺港失陷的原因,深含着对应当为这次战争的失败负责的腐败政府和无能将领的不满与谴责,表现了诗人的巨大的哀痛与悲愤。诗中所透露的爱国精神是不容怀疑的。

这是一首七言古体咏史抒情诗。诗人以丰富的想像力和艺术概括力,选择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将旅顺口的险要形势写得威武庄严,虎虎有生气。旅顺口要塞的形象,实际上就是诗人心目中的祖国的形象。她像猛虎一样,昂首屹立于港口,警惕着外来敌人的入侵。

顾名思义,《哀旅顺》这个题目,本当写旅顺的失陷的经过及其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应当在“哀”字上作文章。但颇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前十四句都是正面写旅顺口形势的险要威严和我军严阵以待、警惕敌人入侵的雄姿,没有任何战争场面的再现。只是在最后两句才画龙点睛地揭示出旅顺之所以“一朝瓦解”,在于“敌军蹈背来”的这一惨痛的历史教训。诗人用的是先扬后抑的手法。前面极写旅顺形势的险要威武,军备防务的精良坚固,可谓固若金汤,万无一失。但历史却是这样的无情: 旅顺口偏偏惨遭失陷!诗人将旅顺口的固若金汤,万无一失,与“一朝瓦解”这一矛盾尖锐地提到读者面前,使我们不能不为之震惊! 开始,我们也许有点意外;但稍加思索,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 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统帅们的贪鄙庸劣,才导致“敌军蹈背来”,“一朝瓦解成劫灰”。而这,正是这首诗的弦外之意。这就不能不激起我们的巨大的哀痛和无比的悲愤。诗人的含蓄手法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这正是《哀旅顺》一诗的成功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