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评陶韩柳诗》原文|注释|赏析

唐宋八大家经典文章赏析·苏轼《评陶韩柳诗》原文|注释|赏析

苏轼

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不及也。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边皆枯淡,亦何足道。佛云:“如人食蜜,中边皆甜。”人食五味,知其干枯者皆是,能分别其中边者,百无一二也。

本文是苏轼十分有名的一篇诗论。标题中的“陶”指陶渊明。陶是我国东晋时期的一位杰出的大诗人,诗歌的风格平淡自然而又形象鲜明;“韩”指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杰出领导者,其诗气势豪放,力求新奇,但有时流于奇险,有“以文为诗”之称;“柳”是指柳宗元,曾与韩愈共同领导唐代古文运动,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作虽不甚多,但温丽靖深,颇有自己的风格。文中的“韦苏州”指的是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其诗风格恬淡高远。本文通过评论陶渊明韩愈柳宗元、韦应物等人的风,表达了自己的诗歌主张。具体说来,苏轼是以韩愈、韦应物的诗做陪衬,旨在表现陶渊明、柳宗元诗作的“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艺术风格,借以传达自己的艺术追求。

陶渊明的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平淡自然。这和他表现的内容和手法分不开。他的诗歌主要表现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而又是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真好象是“清水出芙蓉”,没有一点斧凿痕迹。他的诗富有意境,田园诗不在于客观地描摹田园生活,而是强调和表现其中的情趣。往往是平淡无奇的几句诗却写出一片生动的田园生活的声音和气氛。柳子厚的诗风与陶诗相近,从“欸乃一声山水绿”就可以一目了然。苏轼在这里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真是再恰切不过了。

这里苏轼“所贵”的枯淡风格,也是他自己的艺术追求。他的理趣诗就有点象陶诗,要于平淡的事物中表现出奇趣来。他的理趣诗不是用韵语说理谈玄,抽象说教,而是写平常的自然小景,生活片断和具体事物,借平常的细事寓不平凡的道理,其妙处就在于“含蓄无垠,思绪微渺……言在此而意在彼”(《原诗》)。如《题西林壁》写的是看山,却启示人们观察一切事物都要善于“出乎其外”;《琴诗》写的是弹琴,却告诉人们从事任何活动都需要主客观条件的谐和。这些理趣诗不故做玄奥,而是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外似癯而实腴,寄至味于淡泊,言短趣长,引人入胜。

当然,苏轼认为“枯淡”是一种很高的艺术境界,只有陶渊明、柳子厚才能当此殊荣。枯淡成为他晚年追求的主要目标,《和陶诗》就是有力的证据。不但能够达到“枯淡”这么高的艺术境界的作者寥寥无几,而且能够欣赏这种境界并从中获得艺术享受的读者也微乎其微,所谓“能分别其中边者,百无一二也。”

在鉴别优劣时比较是一项有效的方法。苏轼这篇诗论就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方法。评柳子厚诗不是直接评论其温丽靖深,其枯淡,而先给他的诗一个界限,“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这样,使他的诗的具体地位有高低界定,读过陶渊明、韦应物诗作的读者又马上会想起他们的风格,从而更分明地感受到柳子厚诗的地位和风格。与陶渊明、韦应物诗作比较还嫌不够,苏轼又进一步与韩昌黎的诗风作对比,所谓“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不及也。”这使我们了解到柳子厚的诗的风格主要是“温丽靖深”,与韩愈的“豪放奇险”不同,如此还嫌不足,苏轼又把柳宗元与陶渊明的共同之处——“枯淡”的风格举出来论说。当然,这“枯淡”不是表里 (中边) 都枯淡,而是象苏轼评陶诗说的“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经过这样的层层比较,柳子厚诗的风格特点跃然纸上,了然于读者胸中了。

就近取譬,是苏轼散文常用的手法之一。因其近,人皆见之,闻之,感之,触之,烂熟于心矣,拿来做比,如果生动形象,恰如其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苏轼在这么短小的文章中也没有忘记运用这一艺术手段。他把“人食五味”这个日常的活动与艺术欣赏联系起来。用前者陪衬后者。人们吃喝,是最基本的活动,对于苦辣酸甜自然了如指掌,艺术欣赏和食五味相似,但又高于食五味,须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就近取譬,就使得属于艺术领域的难以理解的东西变得通晓易懂了。

本文虽是论诗人的风格,却形象生动,妙喻迭生,是一篇极精当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