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梦归赋》原文|注释|赏析

唐宋八大家经典文章赏析·柳宗元《梦归赋》原文|注释|赏析

柳宗元

罹摈斥以窘束兮,余惟梦之为归! 精气注以凝冱兮,循旧乡而顾怀。夕余寐于荒陬兮,心慊慊而莫违。质舒解以自恣兮,息愔翳而愈微。欻腾踊而上浮兮,俄滉之无依。圆方混而不形兮,颢醇白之霏霏。上茫茫而无星辰兮,下不见夫水陆。若有鉥余以往路兮,驭儗儗以回复。浮云纵以直度兮,云济余乎西北。风以经耳兮,类行舟迅而不息。洞然于以弥漫兮,虹蜺罗列而倾侧。横冲飙以荡击兮,忽中断而迷惑。灵幽漠以汩兮,进怊怅而不得。白日邈其中出兮,阴霾披离以泮释。施岳渎以定位兮,互参差之白黑。崩骞上下以徊徨兮,聊按行而自抑。指故都以委坠兮,瞰乡闾之修直。原田芜秽兮,峥嵘榛棘。乔木摧解兮,垣庐不饰,山嵎嵎以岩立兮,水汩汩以漂激。魂恍惘若有亡兮,涕汪浪以陨轼。类曛黄之黭漠兮,欲周流而无所极。纷若喜而佁儗兮,心回互以壅塞。钟鼓喤以戒旦兮,陶去幽而开寤。罾罻蒙其复体兮,孰云桎梏之不固!精诚之不可再兮,余无蹈夫归路!

伟仲尼之圣德兮,谓九夷之可居。惟道大而无所入兮,犹流游乎旷野。老聃遁而适戎兮,指淳茫以纵步。蒙庄之恢怪兮,寓大鹏之远去。苟远适之若兹兮,胡为故国之为慕?首丘之仁类兮,斯君子之所誉。鸟兽之鸣号兮,有动心而曲顾。胶余衷之莫能舍兮,虽判析而不悟。列兹梦以三复兮,极明昏而告愬。

“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古文体。“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诠赋》)赋讲究铺叙、辞藻和音韵对仗,讲究用铺陈手法来描写事物,借以抒发思想感情。从两汉魏晋到南北朝,到隋唐,赋已发展到全盛时期。这篇赋既不同于那种铺陈扬厉,重迭罗列的两汉大赋,也不同于专事惜别抒恨、状物写景的六朝小赋。这篇赋开始直陈其事——“罹摈斥以窘束兮,余惟梦之为归!”接着就以抑郁难遏之气,写思乡恋国的忧伤之情。文中依诗取兴,引类比喻,思想洒脱不羁,文笔简峭凝净,手法含蓄委婉,全赋婉雅凄怆,哀怨之情动人心弦。无怪前人要说“柳诗长于哀怨”了。

“柳诗长于哀怨”,是柳宗元被贬后长期抑郁忧伤所致。这形成了他被贬后作品的独特风格,如他在《江雪》和山水游记《小石潭记》中都微露凄恻忧伤。别林斯基曾说,文学作品的风格,“就是作家思想的本身,就是思想的浮雕性和可感触性。”这篇《梦归赋》恰如其言,充分表露了作者的感情,体现了作者的思想。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江雪》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所作。诗中通过大雪封山、人鸟绝迹的画面,描绘出当时保守势力猖蹶,革新派惨遭镇压的险恶环境。孤舟独钓的蓑笠翁表面悠闲自得,实际深含幽愤。柳宗元的另一首诗:“海畔尖山似锋芒,秋风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更强烈地表现了他的思乡情绪。这首《梦归赋》是在同样心情下写的,赋中不仅同样流露出被贬远荒的悲愤,也反映作者对时世的忧伤。

805年,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行未及半路,又加贬为永州司马。永州(今湖南零陵)地处湖南、广西交界处,偏僻落后,司马又是没有实际工作的副职,使他无从施展才能。被贬谪是他一生政治生活的转折点。他处境险恶贫困,心情忧忿苦闷。长期羁旅他乡,难免思念京都,眷念家园。但当时他毫无回长安的可能。因他虽名为司马,却像一个待罪的囚徒,甚至遇上大赦令,也不在赦免之列。于是忧愁幽思,写下了《梦归赋》。

《梦归赋》一开始就直陈他政治斗争失败后的凄惨遭遇——“罹摈斥以窘束兮,余惟梦之为归”,给全文定下了哀伤的基调。

“梦归”,是由于残酷的现实中没有归期。“余唯梦之为归”中一个“惟(只)”字,托出了作者的万般无奈与哀伤。接着就写梦归经过,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写尽梦境迷离恍惚,变幻莫测。如:“浮云任凭我度过啊,白云助我回故乡”,“广阔天空云气舒卷弥漫,彩虹围拱在我身旁”……。作者驰骋的想象有强烈的思想感情作基础,有复杂的政治斗争为背景。诗中以“云”、“日”、“星辰”象征当时社会的光明和进步力量,“风雨”、“冲飙”、“阴霾”则象征了丑恶、凶残和黑暗。赋中写行程艰难,“横冲飙以荡击兮,忽中断而迷惑。灵幽漠以監汩兮,进怊怅而不得(突然冲天而起的暴风荡击着我,使我中途迷失了方向。暴雨急下四周昏暗,使我彷徨难向前方)。”表示作者处境困苦;不怕风雨阻挡,坚决回归故乡,表现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理想的执着。写梦中见到家乡田园荒芜,房舍残破,尽管同样出于想象,却不失为中唐社会残破的如实写照。“山嵎嵎以岩立兮,水汩汩以漂激,魂恍惘若有亡兮,涕汪浪以陨轼(山高高地耸立着啊,水在汩汩奔流。我穷途落魄惆怅迷惘,控制不住的泪水纷纷落在车前横木上)”,更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哀伤心情。“见到故乡悲喜交集,忽被告人以天明的钟鼓声惊醒。醒来叹自身似在囚中啊桎梏被体。”这与开头第一句“遭贬斥使我陷入困窘境地,我只能在睡梦中回故乡去。”遥相呼应。从入梦到梦醒,使以上梦归部分浑为一体,充满哀伤情绪。

下文先托古讽今,借咏史来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同时也想用孔、老、庄远适他乡的故实来强自宽慰,以排遣自己远适荒蛮的幽愤;但笔锋一转,忽又用“狐死首丘”、“鸟兽鸣号”来表达自己眷恋故乡、坚持真理,至死不易初衷的意志。联系上文柳宗元在长安长大,中进士后很受重用,在京城官至礼部员外郎,父亲和妻子又都病逝在长安,显然以上两个引类比喻是他真情的流露,是他远贬荒蛮,思念亲人,眷恋故土的写照。

柳宗元尽管和刘禹锡等人一起受到了沉重的政治打击,但始终坚信自己和王叔文等人所实行的政治改革是正义的,是为了国家和人民,他始终不动摇自己的政治主张。“胶余衷之莫能舍兮,虽判析而不悟”,反映他对理想是如此执著,即使身体被肢解,也不会改变当初的理想和愿望。

柳宗元从京都贬至远荒,和战国时代屈原的受谗被黜是多么相似,被贬地湖南又正是伟大诗人屈原活动和行吟过的地方。他看到连绵的山峰,浩瀚的洞庭湖,奔腾的湘江; 听到啾啾鸟鸣,嗷嗷猿啼,这些正是诗中所描绘的景物,他诵读屈原的作品,追想屈原的不幸遭遇和高尚人格,对照自己的浮沉身世(他和屈原有相似的命运,相似的遭遇,都有一段由荣到衰的不幸,又都是那么热爱、眷恋自己的故乡和国土),更增添了对腐朽势力的憎恨,坚定了追求美好理想的意志。他曾到汩罗江去凭吊,对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为真理献身的行为无限向往。向往之余,他仿《楚辞》骚体,以同样的思想,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篇感人至深的《梦归赋》。

这篇赋在形式方面灵活多样: 句子长短不一,错落有致; 语言富有音乐性、节奏感; 赋中仿《楚辞》骚体采用隔句用“兮”的写法,增强了诗中咏叹的抒情气氛,增强了朗读效果。文又仿骚体用了许多双声迭韵的词,如“情翳”、“滉漾”、“弥漫”、“虹蜺”、“怊怅”、“参差”、“峥嵘”、“徊徨”等; 又常使用叠字,如“慊慊”、“霏霏”、“儗儗”、“汩汩”、“嵎嵎”等,这些丰富的辞藻,一方面使音调更铿锵,更富有表现力; 一方面也更成功地形容了事物和景象,增添了艺术魅力。

《梦归赋》 以浪漫主义手法,抒写了作者的抑郁忧伤,把直陈(《诗》所谓“赋”) 和象征(《诗》所谓比兴) 巧妙地结合,使赋的主题思想表现得更突出、更充分,收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的效果。全赋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叹不幸遭遇,写思乡之情,凄恻感人,音韵优美,是很好的《楚辞》余响,难怪宋朝严羽说:“唐人惟柳子厚深得骚学,退之 (韩愈)、李观皆所不及。”(《沧浪诗话·诗评》)。柳宗元之后虽仍有骚体赋的作品,但都很难更出此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