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陵·关山月二首(选一)》爱情诗词赏析

《徐陵·关山月二首(选一)》爱情诗词原文与赏析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这是一首描写征戍关山军人怀念妻子的诗作,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把它归入《横吹曲》类。诗篇题名《关山月》,用的是汉乐府旧题。利用这个旧题创作的诗篇,都是描写边塞征战之苦或征人室家之思的,所以“乐府解题”说:“《关山月》,伤离别也。”梁武帝(萧衍)太清二年(548),徐陵以领通直散骑常侍之职出使东魏。不久,萧衍为贪得黄河以南土地,接纳东魏叛将侯景来降,有梁与东魏发生战争,徐陵被扣留。这首诗可能就是借古人戍边的事来抒发作者身居北地的室家之思的。

首二句“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写因月圆人不圆而相忆,是点题之笔。在南北朝诗人中,用这个乐府旧题抒发乡关之情的诗作,大多以点题开头。“秋月上中天,回照关城前”(陈后主);“边城与明月,俱在关山头”(陈陆琼);“关山陵汉开,霜月正徘徊”(陈阮卓);“兔月半轮明,孤关一路平”(陈江总);“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北周王褒);等等都是如此。关山,即边塞。三五月,农历十五的月夜。古代诗文说明年龄或日期,常以二数相倍的形式来表达,“明明三五月,垂影当高树”(梁刘孝绰:《林下映月》诗);“昨三五兮既满,今二八兮将缺”(宋谢灵运《怨晓月赋》)便是其例。客子,客居他乡的人,这里是征戍关山军人的自称。秦川,指关中,因为关中是秦国故土,故云。“忆秦川”,泛指思念故乡。入戍以来,胡虏侵扰不止;以致“白狼书断”,“秦川”音绝,千里与共的婵娟,云海苍茫的三五关山月色,勾起了客子的无限相思。“关山”点明地点;“三五月”说明入戍时间之长。年复一年,月复一月,而今月亮又圆了,可是人却未能团圆。“问君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这怎么教他不思念啊! 一个“忆”字写出了客子对月怀乡的无限情思。

次二句“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转折一层,写妻子对自己的怀念。长期征战,音书断绝,有多少欢乐,多少艰辛,多少惊心动魄的情景需要皓月转告,但又“猃狁孔棘”,无法细说,因而便只有向皓月打听“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了。这种以虚代实,虚实相生的写法,虽然早就见于《诗经》的《东山》、《卷耳》和《古诗十九首》的《冉冉孤生竹》,但却把客子在特定环境中的相思之情表达得含蓄真切,毫无斧凿痕迹。一个“应”字用得尤为准确传神,与杜甫“今夜鄘州月,闺中只独看”中的“独”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后四句“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写战争正在进行,归期未有。末句的“复几年”与首句的“三五月”呼应,从而写出了客子思念的深沉绵远。旗,星名。疏勒,汉西域诸国之一,故地在今新疆西部疏勒县,是汉代中国通印度、西亚乃至欧洲的门户。东汉明帝永平十八年,耿恭“以疏勒城修有涧水可固……乃引兵据之”。云阵,古战阵名。祁连,即天山,在今新疆哈密县北百二十里。汉初,天山匈奴频繁入寇,几代皇帝都采取和亲政策,但并未获得真正和平。武帝即位,对匈奴进行了长期的讨伐战争。天汉二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中所写,大概就是以汉代对匈奴战争的史实为根据的。皓月当空,异地相望,本来可以略解离愁,但时不我与,好景难留。疏勒城不仅又将变得昏暗一片,唯一可以寄情之物又将失去,而且敌人的惯伎又将出台,客子又要借助星辰的微光反击,把他们赶上祁连。敌人日伏夜出,天天骚扰,打不成,退不是。胡虏未灭,何以家为?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前两句写出了戍边生活的特点与苦辛;后两句表达了客子希望早日平定边患,回家与妻子团聚的沉挚情怀。这四句,对偶工谨,平仄有序,铮铮然有音乐之声,与唐人格律诗十分接近。

徐陵是南朝著名宫体诗人之一。前人评他的诗“如鱼油龙罽,列堞明霞”(《竹林诗话》)。但这篇《关山月》却写得自然精约,简洁清新,颇有北方边塞特色,成了唐人边塞诗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