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生《水龙吟》爱国诗词鉴赏

作者: 王庆生

燕秦草木知名,汉家自有中兴将。龙韬豹略,金符熊旆,元戎虎帐。羽檄星驰,貔貅勇倍,犬羊心丧。望黄尘,一骑甘泉奏捷,天颜喜,谋猷壮。 诏赐飞龙八尺,晋康侯、宠光千丈。轻裘缓带,纶巾羽扇,投壶雅唱。了却功名事,归来到凤凰池上。且等闲,莫遣髭鬚白了,认凌烟像。

赵秉文

这是一首朝中赠答之作。词中有“了却功名事,归来到风凰池上”语。按:魏、晋时的中书省,掌管一切机要,因接近皇帝,故称“凤凰池”。《晋书·荀勖传》“勖自中书监除尚书令,人贺之,勖曰:‘夺我凤凰池,诸君贺我耶?’”据《金史·百官》(卷五十五)金天会四年始建尚书省,遂有三省之制,海陵王完颜亮正隆元年改革官制,罢中书门下二省,止置尚书省,则此词所言之“凤凰池”,当即指尚书省而言。时有边将入为尚书省平章政事,秉文在翰林,乃撰此词为贺。当时北方蒙古不断南侵,金土日削,国势危殆,故秉文此词盛赞友人的龙韬武略和金国兵威,勉励他振奋余烈,奋勇杀敌,为保家卫国再立新功。

上阕围绕“中兴将”三字运笔。首句写将军威名远播。燕在渤海,秦在关陇,相隔数千里,两地连称,以见扬名之远。草木无知之物,尚且知有将军,则又见威名人人之深。“汉家自有中兴将”一句,用光武帝任用二十八员大将,中兴汉朝事,来勉励将军。两句先声夺人,奠定全篇飞扬豪迈的基调。“龙韬”三句,写将军的虎威韬略。“龙韬”、“豹略”,皆古代兵书《六韬》篇名,用指兵略。李白诗《送外甥郑灌从军》“破胡必用龙韬策,积甲应将熊耳齐。”杜甫《喜闻官军己临贼寇二十韵》“元帅归龙种,司空握豹韬”皆是。《孙子兵法》有“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说法,“伐谋”即谋略的较量。可见谋略对于军帅的重要性,故词人首将将军超人谋略表出。符,为朝廷调兵凭证,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以金、玉、铜、竹、木为之,金符则为上将所执。熊旆是绣有熊罴等猛兽的军旗,将军金符在腰,帅旗高扬,运筹虎帐,征伐四方,可谓英气盖世。将勇然后兵强,将军形象如此,财其军队之刚勇威猛,自不待言。“羽檄”三句,即以洗炼之笔,绘出这支军队在疆场驰逐中如虎驱羊的巨大军威。“檄”是军中文书,加插羽毛,以示要迅速传递。“羽檄星驰”说明军情十分紧急。“貔貅”是一种类于虎豹的猛兽,这里比喻广大将士。战士们听到打仗的消息,个个都鼓足了卫国杀敌的勇气。犬羊比喻来犯之敌,与“貔貅”相对。面对金军高昂的士气,敌人就象见到了虎豹的犬羊,丧魂落魄,亡命之不暇。在这里,词人有意略去具体的战争过程不写,而将双方将士精神状态的对比,以昭示出胜负的必然性。“望黄尘”以下数句,更以铺张之笔,把胜利写得振奋人心。黄尘滚滚,一骑飞驰,这是捷书报往京城的场面,皇帝见之大喜,对将军谋略赞赏不已,将军为国家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甘泉”,汉宫名,这里借指金宫城。

下阕写将军得胜归来得到恩宠。“诏”字引起三层文意。一为赐马、二为封侯、三为迁官。“飞龙八尺”指御马。“飞龙”为唐宫内的马厩名,李白诗《答杜秀才五松见赠》“敕赐飞龙二天马,黄金络头白玉鞍。”“晋康侯”:康侯,安国家之侯。为帝王赞美臣下之词。《易·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疏:“康者,美之名也。侯,谓升进之臣也。”这里两句说将军又有晋封侯爵之赏,恩光齐天,他人莫比。“轻裘”三句,写将军在军中的日常生活。“轻裘缓带”用晋羊祜典。《晋书·羊祜传》“祜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披甲。”“纶巾”是古代用丝带做的头巾,相传诸葛亮曾经戴过,又称诸葛巾。“投壶”则为一种流行于古代士大夫中的一种游戏,《后汉书·祭遵传》:“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三句以古代著名将领拟将军,在谋略雄武之外,又着意展现他“儒将”的一面。还由其态度的闲适从容,愈见出指挥若定的大将风度。与上阕韬略雄武的描述为一体两面。将军武勇如彼,而儒雅如此,足以镇安朝野,出而为将入则为相。“了却”两句,即云其以功入朝,进位宰相。金尚书省设尚书令一员,左右丞相各一员,左右丞各一员,参知政事二员,皆有宰执之名,此即所谓金之“风凰池”,词至此,作者已经树立起一个武能镇边,文能安国的英雄人物形象。时当金源末运,国步危艰,如此英雄,理当担负挽狂澜于既倒的重任。“且等闲”三句即加勉励。唐代太宗曾图画开国功臣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二十四人于凌烟阁,太宗亲自为赞,以为臣子之荣。后人因视“图像凌烟”为追求事功的最大理想,词人亦想将军能再建伟业,不待花发,便图像凌烟,名垂千古。

作品对一位于国有功的将军热烈歌颂,并殷切地勉励他再建勋业,正表现出词人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怀。据《金史》本传贞祐初年,秉文即曾上书请为国家守残破州,且曰:“勿谓书生不知兵,颜真卿、张巡、许远辈以身许国,亦书生也。”以儒为将,词中言及的诸葛亮、羊祜皆然。此词中表彰当朝以儒为将,而建大功的这位将军,亦在表明他自己也可亲上前线,守卫国土,故作品写得奋发蹈厉,豪气洋溢,充满浪漫特色,决不可以一般应酬文字视之。

注:以上二首录自《永乐大典》卷14381寄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