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文忠
一驿过一驿, 驿骑如星流。
平明发咸阳, 暮及陇山头。
陇水不可听, 呜咽令人愁。
沙尘扑马汗, 雾露凝貂裘。
西来谁家子, 自道新封侯。
前月发安西, 路上无停留。
都护犹未到, 来时在西州。
十日过沙碛, 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 四蹄皆血流。
万里奉王事, 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 岂为妻子谋!
山口月欲出, 先照关城楼,
溪流与松风, 静夜相飕飗。
别家赖归梦, 山塞多离忧。
与子且携手, 不愁前路修。
唐玄宗天宝八载(749),诗人岑参首次从军出塞赴安西,在高仙芝幕府任职,这首诗即写于赴安西途经陇山之时。宇文判官当是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的属官。这年,高仙芝被召还朝,不久又赴安西,宇文判官可能是为迎接高仙芝而东来,岑参随高仙芝赴安西在陇山途中与宇文判官相遇。于是写下这首诗。
盛唐时代是唐帝国国力强盛的时代,不少人怀有驰驱朔漠、建功边陲的理想,他们不愿“白首穷一经”,而希望在武功方面显示自我,岑参曾高唱:“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边塞一时吸引了大批志在四方的人物,爱国主义的豪情壮志鼓舞着他们昂首阔步地奔向边庭。他们所以不辞千辛万苦,正是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以身许国。本篇所咏的“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正是这种爱国精神的写照。
此诗可分三段。“一驿过一驿”以下八句为第一段,描写赴安西途中的风霜之苦。诗人走马西行,越过一个个的驿站,驿马的奔驰如星驰电掣一般,黎明离开咸阳,当夜就到达陇山脚下,过陇山自然会想起著名的乐府诗《陇头歌辞》:“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所以说“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沙尘”两句,正面描写风霸之苦。西北高原和沙漠地带常常是风沙扑面,如今人马骤急地行进,马跑得大汗淋漓,黄沙扑在马身上,与马汗粘在一起,雾露成霜,也凝结在裘衣之上。这两句诗,描写十分逼真,非亲身经历,难以道出。
“西来谁家子”以下十句为第二段,转笔写宇文判官,“西来”两句,一问一答,颇含诙谐之趣,“新封侯”指宇文判官新近获得官爵,并非真正获得侯爵,用“自道”二字,似乎表现出宇文判官不太谦逊,但殊不知这正是盛唐士子的豪迈气质,作者所以这样写,除了表现彼此的豪迈之外,也使诗歌增加了谐趣。“前月”以下四句,写宇文判官从安西东来,路上行程已近两个月,他的使命是为迎接未到任的都护高仙芝。(唐代置六大都护府,统辖边远诸国,其职权与节度使相近。)“十日过沙碛”以下六句,前两句写宇文判官过沙漠长途跋涉的辛苦,后四句表现其爱国热情,这种“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的精神,既是赞美宇文判官,也是夫子自道,兼有表现自我的爱国精神。
末八句,以眼前之景,写思乡之情,调子稍见低沉,增加了感情波澜。结尾两句,与友人共勉,对于前路的修远,彼此仍然充满信心。
此诗在艺术上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充分描写塞垣之苦,为此诗人捕捉了许多形象鲜明的镜头,如呜咽的陇头,扑在马汗上的沙尘,凝结在貂裘上的雾露,沙碛中终朝不停的大风,静静地照在关城楼头的山月,山塞的溪流与松涛之声,用这些风物,来描绘驰驱朔漠的苦辛,以及征人的归梦、离愁。所有这些可以用“塞垣苦”三字概括。诗人用塞垣之苦来衬托爱国热情,在艰难险阻之中,爱国精神更见突出。
其次,作者在表现昂扬的爱国热情的同时,并不回避负戈外戍的悲凉,作者似乎在有意渲染悲凉气氛,陇水的呜咽、静夜的松风,别家的归梦,山寨的离忧,这些低回的歌唱,的确有些凄楚,它与“万里奉王事”的精神形成一高一低的协奏曲,不仅使人感到写得真实,也增强了诗歌的感情波澜,带给整首诗以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