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胡大雷
阴晴天气两蹉跎, 遥忆神州唤奈何。
忍见河山莽荆棘, 只凭雷雨靖风波。
年华如水霜侵鬓, 海岛飘蓬夜枕戈。
从古文章名最小, 漫将岁月换狂歌。
袖东
本诗是诗人旅居日本东京时所作,作诗时,正当除夕,一年已尽,遥望祖国正处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之时,诗人扪心自问,一年之中自己为祖国作了些什么吗?题目中的“感事”,即是此意,这就是此诗的来由。诗人以此诗赠给一位名叫叔香的友人,也是表达自己的“感事”之情,希望引起友人的共鸣。“阴晴天气两蹉跎,遥忆神州唤奈何”,本来,阴天尚可待在家中,晴日则是大干一场的时候,可目前,诗人自感在国外无论如何都是虚度时光;诗人又遥忆祖国之事,更感不能身在祖国而为国效力是蹉跎时光,所以只有连声呼唤“奈何”而已。“忍见河山莽荆棘,只凭雷雨靖风波”,祖国大地在腐朽政府统治之下,一派衰败,令人压抑沉闷,诗人盼望着来一次大的改革,就象天降雷雨一样,洗刷大地,震奋人心。读到此,我们不禁想起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那首名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瘖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龚自珍希望通过改革使祖国生气勃勃地腾飞,本诗的作者也是同样呼喊风暴的出现,他们的这种爱国心愿在近代史上是人们所共有的。“年华如水霜侵鬓”承“蹉跎”之意,诗人对眼下一事无成、空等白头的处境感慨万分。“海岛飘蓬夜枕戈”承“东京除夕”之意,诗人远渡日本,日本岛国也,故称海岛;诗人远离家乡,犹如蓬草飞动,故又称自己为飘蓬。诗人并不甘心空等白头,他时刻不忘起而奋斗、为祖国献身。西晋时抗击匈奴的名将刘琨说:“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诗人也有着如此的杀敌之情、杀敌之愿,但这仅仅是理想。“自古文章名最小,漫将岁月换狂歌”,古人讲最上立德,其次立功,再其次立言,眼下,诗人浑身力量无处可使,虽然“夜枕戈”,但又怎样实行?此时此刻,诗人也只有吟诗抒情而已,诗人吟出了一种多么深沉的悲哀啊!
全诗真切地表现了一个远离祖国的游子欲报效祖国但又找不到出路的无可奈何之情,一方面,诗人希望“雷雨靖风波”,立志枕戈待旦杀敌虏;一方面又只能感叹“唤奈何”“换狂歌”,这种心理是不少当日寓居海外的知识分子所共有的。但是,这种苦闷是基于爱国热情之上的,也是值得肯定的,他们也十分希望把这种苦闷转化成为昂扬的战斗热情。
全诗十分擅长描摹复杂的情感,写来得心应手。诗人或感“蹉跎”,或觉“奈何”,或述“忍见”,或愿“只凭”,或叙写“年华如水”,或抒发雄心壮志,或言“文章名最小”,或又要“将岁月换狂歌”,诗人之所以把这一切感情都安排得妥妥贴贴,是因为诗人以爱国之心把这些都贯串起来,这就是本诗在抒情上的显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