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爱国诗词鉴赏《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

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释】 ①陈同甫:陈亮 (1143—1194),字同甫,辛弃疾好友。富有才华,坚持抗金,终身未仕。为南宋豪放词派重要词人。②麾 (hui)下: 指部下。麾,军旗。炙(zhi):烤熟的肉。③的卢:一种烈性快马。传说刘备在荆州遭遇危险,骑的卢 “一跃三丈”而脱险。

【鉴赏】 这首词约作于1188年。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带湖。布衣陈亮 “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宋史》)。辛、陈二人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1188年辛、陈鹅湖之会议论抗金大事,一时传为词坛佳话。这首词写于鹅湖之会分手之后。

想当年,年轻的辛弃疾率万人南渡,为的是救家乡父老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今岁月老去,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忍看遗民泪尽胡尘而束手无策。词人愁极无奈而借酒浇愁,然而,举杯浇愁愁更愁,深浓的家园之愁岂是酒能浇灭的?友人纵谈之后离去,词人胸中块垒难平,长夜漫漫,耿耿难眠,酒入愁肠却化作英雄苦泪。他拨亮油灯,抽出宝剑,仔细端详,就好像面对亲密的战友,心潮难平。“醉里挑灯”,不经意而烘托出沉重的氛围、苍凉悲壮的画面。醉眼蒙眬中,英雄恍惚回到当年的战斗情境。嘹亮的号角吹遍 “连营”,一个“连”字,透出声势之豪壮、军容之整肃。猎猎军旗下,广阔的土地上,战士们分食大块烤肉,此时鼓瑟齐鸣,翻腾着反映边塞生活的雄壮军乐,该是何等酣畅淋漓! 何等热烈壮观! 这是战士们在沙场点兵,准备投入战斗,痛杀仇敌! 点兵场面看似信手据实写来,火热的战斗激情却自然喷涌而出! 真是 “气吞万里如虎”! 这几句中还用了两个典故 “八百里”、“五十弦”,用典自然。“八百里” 典出 《晋书》,指牛,但又可理解为地域广阔,似不必胶柱鼓瑟。而 “八百里”、“五十弦”佳对天成,气势不凡,与 “吹角连营”相辅相成,营造出雄浑阔大的意境。

下阕是两个特写镜头: 骏马 “飞快”、箭如霹雳,惊心动魄。马与箭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以色彩鲜明的词语,写得历历如画。从 “梦回” 到 “弦惊”虽分属上下阕,却语义连贯,都是描写词人醉里、醒里、梦里时时刻刻情牵魂绕的战斗生活。这一切都是为了 “了却” 洗雪国耻、恢复中原的 “天下事”,是为了施展雄才大略,赢得为国家建功立业的 “生前身后名”! 读到此,有声有色,酣畅淋漓的点兵场面,斩将搴旗的英雄战士,“了却君王天下事” 的赤胆忠心,无不一一跃然于纸上,然而一个陡转——“可怜白发生”! 一下从理想的高峰跌到现实的深渊,跌得力重千钧,沉痛万分。全词至此戛然而止,为读者留下无尽思绪。

这首词基调雄壮高昂,不愧为 “壮词”。而结句悲壮低徊,形成鲜明对比。结构上不同于一般词作,上下阕语义连贯,毫无分界,直到最后一句突然一个顿挫,读来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实为辛词 “沉郁顿挫” 的典型之作。

文章作者:艾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