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词鉴赏《邹容·和西狩》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中原久陆沉,英雄出隐沦。②
举世呼不应,扶眼悬京门。③
目瞑负多疚,长歌招国魂。④
头颅当自抚,谁为墨新坟。⑤
【注释】 ①西狩: 章炳麟的笔名,“和西狩”指和章炳麟所作 《狱中闻沈禹希见杀》诗。②陆沉: 沉沦,沦亡; 指国家之亡于清。隐沦: 隐姓埋名,秘密活动。③扶眼: 伍子胥直谏夫差,夫差反赐剑叫他自杀。伍说: “扶吾眼置东门,以见越之灭吴也。”④目瞑:眼睛闭起来。负多疚: 负担着许多隐痛。国魂: 指沈禹希的灵魂。⑤头颅当自抚: 意为不怕为革命杀头。墨: 黑色,服丧之意。
【鉴赏】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外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这个年代同时又是中国人民逐渐觉醒,资产阶级民主思想逐渐传播的年代,1898年的戊戌变法,标志着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兴起。变法失败后,在一些留学生和进步知识分子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为传播,孙中山、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都是其中的先行者和优秀分子。这个时代,更是革命派与封建顽固势力帝国主义激烈斗争的年代,清廷统治者疯狂镇压革命,革命志士常遭逮捕杀害,革命曙光时明时暗。邹容的 《和西狩》一诗,就是在闻知革命志士沈禹希被害后作的。它一方面表达了对烈士的崇敬、祭奠之情; 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不怕杀头,誓将民主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
首联叙写了当时形势,国家沉沦于清朝的统治达二百多年之后,有识之士渐渐觉醒,民族民主运动日趋兴盛,有一批志士如沈禹希等,敢于站出来与封建王朝作公开的斗争,“英雄”一词表达了对革命志士的赞扬崇敬之情。颔联描绘出当时斗争的艰难形势,广大群众尚未奋起反抗,革命力量还十分微弱,但革命者不惜牺牲生命以唤起民众的觉醒,体现出崇高的爱国精神。颈联对沈禹希给予肯定和赞扬,对沈的遇害表示深切悼念: “目瞑负多疚,长歌招国魂。”作者奠祭英雄,心中充满了悲痛与感伤。“头颅当自抚,谁为墨新坟”,尾联由人及己,悲痛更加深沉: 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又有何值得珍惜的,可是,将来为我祭奠的又会是谁呢?这一联在抒发以身许国的同时,也流露出深沉的忧虑和感伤。
从全诗看,整个感情基调较为悲伤沉郁,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清王朝和帝国主义势力十分强大,资产阶级的力量还十分弱小,而广大民众尚未觉醒,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忧虑和感伤情绪是可以理解的。可贵的是,作者虽悲痛战友牺牲,为革命前途忧虑,但革命信念仍十分坚定,宁可再添一座新坟,也决不苟且偷生。后来诗人果然死难于狱中,以生命实践了自己以身报国的誓言。
文章作者:李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