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词《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其二》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爱国诗词鉴赏《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其二》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惨淡龙蛇日斗争,干戈直欲尽生灵。

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

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无泪哭秦庭。

并州豪杰今谁在? 莫拟分军下井陉!

【注释】 ①惨淡:惨暗无光,形容战争的酷烈。龙蛇: 比喻金、蒙双方的军队。又,古人认为岁在龙蛇(即辰年和巳年),贤人有厄。是年为壬辰年,故用此语,借喻人民遭难。②精卫:神话中鸟名,为炎帝溺海女冤魂所化,常衔西山木石以填东海。包胥:即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在吴伐楚破郢后,求救于秦,在秦廷痛哭七日七夜,感动秦哀公出兵救楚。③并州: 包括今山西和河北、陕西部分地区,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并州豪杰: 指当时河朔诸帅。井陉 (xing): 即井陉关,又名土门关,故址在河北井陉北部井陉山上,为太行山区进入华北平原的关口。

【鉴赏】 壬辰年,即金哀宗天兴元年 (1232)。这一年十二月,金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已被蒙古大军围困十个月之久。此时城中粮尽,金哀宗只得率兵出征,欲往河朔,这就是题目所说的 “车驾东狩”。后行抵黄河北岸,因军事失利,被迫退走归德 (今河南商丘)。当时元好问任左司都事,留守汴京,看到国是日非、民困兵败的惨状,忧心如焚,写下了这组律诗。这组律诗是诗人充满爱国激情的 “丧乱诗” 的代表作,共五首,尤以第二首最著名。

首联总起全诗,概括金、蒙双方日日争斗,战争之激烈,灾难之深重。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直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几乎要把生灵全部灭绝除尽。字里行间,透露了诗人对战乱的愤慨。

颔联承前,进一步写战争使得山河改色、大地变容,处处血雨腥风。又,据 《金史·哀宗纪》,金哀宗曾派人决黄河水以自保,“高原水出”,可能指此事。这里还有一层含义是用反常现象表达对国家即将发生重大变故的担忧。

颈联转写自己的感慨和悲愤,先用精卫填海的传说自喻,抒发誓报国仇的壮志。“瀚海” 二字,不只指精卫所填之茫茫大海,也是影射崛起塞北沙漠翰海的蒙古。继而又用包胥哭廷的典故对比,极写救国无策的沉痛。“无泪” 二字最为悲伤,当初申包胥痛哭借得了救兵,现在却欲哭无泪,只能坐看国土沦丧。

尾联以慨叹金哀宗被蒙古军包围,河朔诸将帅却拥兵自重、坐视不救作结。这里用了刘知远出兵井陉的典故,据 《资治通鉴》载,刘知远任河东节度使驻节并州时,“闻晋主 (少帝) 北迁 (被契丹所虏),声言欲出兵井陉,迎归晋阳。”后自将往迎,不及而还。如今并州豪杰还有哪个在呢?河朔诸帅没有一个人打算分兵占据井陉关以解救护京之围! 气愤之情,溢于言表。

清代诗人赵翼在他的《题遗山诗》中对元好问的 “丧乱诗”评价很高,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正是由于元好问爱国爱民、饱经沧桑,才能写出流传千古的优秀诗篇。本诗沉郁顿挫,激越苍劲,寄意深厚,悲凉感人。

文章作者:顾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