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伟《中国的“小皇帝”》当代文学作品赏析

作者: 郎伟

报告文学。作者涵逸。这篇作品最早刊登在《中国作家》1986年第3期上。中国历史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各种新的事物和新的问题一起来临,其中就包括了独生子女问题。眼下的独生子女们,二十年之后都将纷纷走上各种工作岗位,活跃在中国的舞台上,续写中华民族的历史。我们的年轻父母们时下所做的不仅仅是哺育孩子,我们同时也在缔造历史。我们应该怎样缔造历史?劳动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小皇帝”面前正面临严重挑战。学校的老师们忧心忡忡——在校学习的独生子女的两大特点是:营养过剩,教育不良。有一个小学的摄影小组共四十八人,他们人人有一架照相机。有一位家长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准时抱着保温瓶给孩子送奶,等孩子喝完,擦完嘴才走,等到学校做值日,家长们纷纷越俎代庖,亲自上阵,孩子们则在一边吃冰激凌。一个叫明明的孩子因为太不象话被爷爷揍了一下屁股,明明大闹了几个小时,并躺在地上用剪刀对着眼睛和脖子要自杀,最后是爷爷赔礼道歉,答应明天买一把闪光连发的冲锋枪才算了结。景山学校是闻名全国的重点学校,以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而著称,然而这里同样不乏“小皇帝”。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每天半夜都要母亲为其“接尿”,到了十一岁还不会穿衣服,一个四年级学生每天中午的饭菜里必有一个鸡蛋,鸡蛋都是父母剥净蛋壳,装进饭盒。忽一日,鸡蛋未剥,吃饭时这个孩子左右为难,不知道如何去吃这个蛋。母亲问他如何不吃?答曰:“没有缝,我怎么吃?”铭铭才八岁,家中便为其举办了八岁寿筵。铭铭的七、八个小同学则手提点心盒、香槟酒前来“祝寿”。圆圆五岁了,总是生病,每天吃饭总是爷爷在后边追着,爷爷学一声狗叫或猫叫,圆圆才吃一口。九岁的敏敏是看电视长大的孩子,他的父亲是个“倒爷”,很少在家,母亲则是舞迷,晚上常常将敏敏一人丢在家中看电视她却一去不归。这个家庭物质上应有尽有,然而没有一本课外读物。彤彤生长于一个和睦的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对其要求很严,但有一天她出走了。当她终于归来时,她说她不能忍受父母总是让她考高分上重点的叮嘱,她需要人们关心她的心灵。只重分数不重思想品德的教育造成一些成绩相当不错的学生竟突然之间沦为罪犯。事实已严峻地表明:对独生子女的过度溺爱实质上是促使孩子们精神软化。如果我们对这一点再麻木不仁的话,未来年代里,肥胖症将折磨一代人,精神病的发病率将会上升——自私、褊狭实际上是诱发精神病的内在因素。被溺爱者的另一面很可能是仇视一切。最终,这一代人要为自己所受到的溺爱而付出各种沉重代价。为了中国和未来,不要溺爱。在八十年代中期出现的问题报告文学中,这篇作品以其题材的独特和新颖而引人注目。这篇作品从对中华民族的未来着眼,运用生动的事例和翔实的材料,迫切而尖锐地提出了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在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对人的素质的现代化进行了相当深刻的观照。作品线索清晰,结构紧凑,行文畅达、自然,不仅给人以思想的力量也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