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荀氏·外国道人》简析

三国两晋南北朝·荀氏·外国道人

亦题《太元道人》、《道人幻术》。东晋志怪小说。作者荀氏。原载《灵鬼志》。见《法苑珠林》卷六十一、《太平御览》卷三五九及七三七。刘世德《魏晋南北朝小说选注》、吴组缃等《历代小说选》和滕云《汉魏六朝小说选译》皆选录。小说描写:太元十二年(387),有个道人从外国来,能吞刀吐火,口吐珠玉金银,并说授业老师是白衣派教徒。有一次,道人见一人挑着担子,担子一头是个能盛一升谷物的小笼子,征得挑夫同意后,他就进入笼子里。后来,吃饭时,道人在笼子里,摆满了一桌酒席,未吃一半,他向挑夫说要请他妻子一起吃,即从口中吐出一女子,年二十许,容貌甚美,便共食,快吃完时,道人便睡去。那妇人对挑夫说,她有情夫,欲来共食,丈夫醒来,请勿道之。说着就从口里吐出一个年少男子与之共食。一会儿,道人快睡醒了,女子一张口把情夫收进口里。道人醒来,把妇人及杯盘碗盏收入口里。他们到都城,有一大财主,家资巨万,却很吝啬,不讲道义。道人便施展法术,把财主的一匹好马摄入五斗瓮中;接着又把财主的父母装入一小脂粉盒中。财主破财请了一千一百多穷人吃饭,他才收了法术,使马自在柱下,其父母自在床上。小说通过对外国道人吞吐器物人及惩富济贫之事的描写,表现了道人的神奇不凡和正直善良。外国道人自神其术,能随意变小人物,尔后复原,且能吞吐真人,而更可贵的是他运用这种法术惩罚为富不仁行为,为人民做好事,使人觉得他可敬可爱。作品在艺术上以情节离奇变幻扣人心弦出胜。故事一开始,那道人便钻进只盛一升米的小笼中,奇怪的是笼未变大,人又没变小,而且觉不出那人的体重,初见道人神奇本领。 然而故事并未至此结束,当道人口吐饮食器物,肴膳丰腆而进餐时,又吐出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妻子共同进食,妻复吐其情夫,一人变为三人,神妙莫测。故事的另一个片段是道人运用神术惩治悭吝的富豪,他不动一刀一剑,就迫使那富贵者不得不破财济贫。道人的法术千变万化,离奇万端,令人眼花撩乱,其故事情节亦曲曲宕宕,缥缈曼妙,让读者在变幻莫测的故事中得到美的享受,为高超的法术而咋舌不已,也对富户的狼狈不堪而发出内心的笑,收到了喜剧性的艺术效果。小说篇幅虽长,语言简洁,叙事写人,多用对话,使得形象生动,妙趣横生。这个故事脱化于古印度的《旧杂譬喻经》的“梵志吐壶”事。原故事说某国太子见其母轻浮,委国而去,入山见梵志作术吐一壶,壶中有女人,梵志遂卧;女子复作术吐一壶,壶中有少男,与女共睡。已而女便吞壶,梵志起,复纳妇于壶中吞之,作杖而去。故事表现男女之间互相隐瞒情的不正常关系。荀氏取材梵志事,曲折地反映了魏晋时期的某些不良社会风气。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道人入担中不觉小事,又本于《观佛三昧海经》卷一所记佛曰毫毛内有百亿光,其中现化菩萨,“菩萨不小,毛亦不大”。到了梁朝吴均作《续齐谐记》,就变成以中国书生为主角的《阳羡鹅笼》故事了。但去掉了破富济贫的情节,其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则逊于《灵鬼志》本篇。《古今谭概·灵迹部》采入“外国道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