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刘向·所宝者贤臣》简析

秦汉·刘向·所宝者贤臣

亦题《秦欲伐楚》。西汉志人小说。刘向撰。原载《新序》卷一《杂事》。赵仲邑编《新序选注》录入。故事发生在诸侯纷争的战国时期。叙述秦国企图攻打楚国,先派使者使楚借“观楚之宝器”为名,以观楚之“得失以图之”。楚国大臣昭奚恤识破了秦国的阴谋,在秦使到达时,没有让秦使观看“和氏之璧、随侯之珠”等珍宝,却在郢都西门内设置了六个迎接秦使的坛,一在东,一在西,四个在南面。使者来后,昭奚恤很客气地让使者就坐东边上位,自己坐西坛,南面四坛分别坐着令尹子西、太宗子敖、叶公子高、司马子反这四位大臣。昭奚恤首先告诉秦使:“楚国所宝者,贤臣也。”然后具体介绍道:“倘要治理百姓,使粮仓充实,使百姓各得其所,有令尹子西在这里。”以下又从外交、军事、政治等其它方面介绍了太宗子敖、叶公子高、司马子反及昭奚恤本人。一席话说得秦使惊惧异常,无言以对,回国后只得告诉秦王“楚多贤臣,未可谋也”。于是攻打楚国的计划只好取消。这则故事据赵仲邑先生讲本属虚构,作品的目的也只在于通过这一虚构的事件来说明贤才对国家的重要性。作品结尾引用了《诗经·大雅·文王》中的诗句:“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正说明了作品主旨之所在。小说叙述语言少,故事情节的进展完全隐喻在人物对话之中,人物对话又以一主要人物语言为主体。行文中有楚王与臣下子西和昭奚恤的对话,商量对策,表示事件始发阶段的情况; 有昭奚恤在迎秦使会上的讲话,表明事件发展到高超阶段的情况; 有秦使返秦后的话,交待事件的结局。当然,人物语言的功能还在于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楚王的善于听取臣子的意见,令尹子西的诚实,昭奚恤的富于谋略、练达持重等,都从人物语言中昭示出来。本文语言简练,铺陈排比,颇有战国说士之风。其突出表现即昭奚恤设坛对秦使的那段话。昭奚恤把楚国各善其能的众多贤才铺排出来,一气道出,既显示了楚国的强大,和造成这种强大的原因,使对方闻而生畏而却步,又渲染出了一种所向披靡的气势,突出了 “贤才是国宝” 的主题。作者以历史人物为基础,进行巧妙虚构,情节集中,故事性强。文中的人物并非同一时代人,楚宣王是战国时楚君,昭奚恤是宣王时人,而令尹子西则是春秋时秦昭王、秦惠王时人,与宣王相距100多年。作者这样虚构故事情节,当然是在文学意识支配下进行小说故事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