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皇甫谧·渔父》简析

三国两晋南北朝·皇甫谧·渔父

西晋志人小说。皇甫谧撰。原载《高士传》。吴曾祺编《旧小说》录入。其本事出自《楚辞·九章·渔父》。故事叙述:楚国有位高士,因社会黑暗、政局不安,遂匿名隐姓来到江边,以钓鱼为生。三闾大夫屈原因上官靳尚诬陷,也被流放到江边,整天披发狂吟不止。这位渔父便问他为什么到了这种地步,屈原答道:“整个世界都混浊,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醉了,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劝他说:“圣人从不坚持固执,而能随着世事的推移而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你为什么不同流合污?众人都醉了,你为什么不吃那酒糟,饮那淡酒?何必保持纯洁优美的品德,被人家放逐呢!”说完唱道:“涛涛流水清,可以洗我的冠缨;涛涛流水浊,可以洗我的脚。”唱罢退隐到深山,没有人知道他的行踪。《史记》的《屈原列传》在写这件事时,原本把渔父作为与屈原对立的人,通过对他的描写,反衬屈原那坚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本篇小说反其意而用之,把这位渔父作为一个高士大加颂扬。屈原那无可奈何的痛苦和渔父那看破红尘的出世思想形成强烈对比,似乎只有遁迹山林才是有识之士的唯一出路。当然,渔父的形象在封建社会险恶的政治环境中是有其典型意义的,那些正直的知识分子,既想求生,又不愿与统治者同流,于是,消极出世,退隐归山的人并不少见。从这个角度上讲,渔父的形象有一定代表性。但作者那种羡慕的眼光,赞颂的口吻我们不能苟同。从艺术上看,作者善于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简短的对话中,渔父那看破红尘、消极处世、放浪形迹、任其自然的性情和心理,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小说故事完整,语言含蓄凝炼、典雅整饬,形象生动,散韵相间,具有辞赋语言的韵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