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主要内容,《老子》导读

老子》的主要内容,《老子》导读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主要著作,后来的道教奉之为主要经典。又名《道德经》、《老子五千文》。相传为春秋末期老子所作。《史纪 ·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现一般认为编定于战国中期,存有老子本人思想。通行本为三国魏王弼注本,分为81章。前37章为《道经》,后44章为《德经》,故有 《道德经》之称。

老子,生卒年不详。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据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故又称老聃。楚国若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史官 (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周衰,西出函谷关,退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著作有《老子》。今本《老子》是否为老子所著,有争论,但一般认为,其基本部分反映了老子本人的思想。

本书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全书81章中,直接论“道”的有37章,“道”字出现74次,运用形象、概念和推理的方法,从不同层次解说“道”。如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六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老子》一章)“ ‘道’ 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 书中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主宰,“道者,万物之奥(主)”(《老子》六十二章)。宇宙万物都是从道演化而来的,认为“道”生万物(见前引四十二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道本身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永恒存在而又不能直接感知。但“道法自然”,它对万物 “莫之命而常自然”,有客观自然规律的含义。一说 “道” 即 “物”。“有物混成”( 《老子》二十五章),“其中有精”(《老子》二十一章),“朴散则为器” ( 《老子》二十八章),道中包含着原始状态的细微物质。《老子》中具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识到万物都处于永恒的变动之中,“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 《老子》二十三章)。认为一切事物都含有相互对立的两面。还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二章),认识到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强调对立面之间的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老子》五十八章),“反者道之动”(《老子》四十章)。但忽视了对立面转化的必要条件,认为事物的产生发展从无到有,最终又都“复归于无极”( 《老子》二十八章),“归根曰静”( 《老子》十六章),陷入循环论。

在 《老子》 中,天、地、人都效法 “道”,而“道”的作用之所以无穷无尽,是因为它的本性是柔弱。运用到人生方面,提出 “柔弱胜刚强”( 《老子》三十六章)的观点。其基本含义有两个方面;其一,主张柔弱,反对刚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老子》)七十六章)。其二,主张 “处下”,“不争”,反对 “为天下先”。书中以江海作比喻,说明 “处下”、“不争” 的好处:“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 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民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六十六章)这种“处下”、“不争”的人生态度也叫做“守雌”,提出要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常溪。”(《老子》二十八章)

在认识论上,提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 一章)。认为“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意识到语言概念和感性经验在认识过程中的局限。但主张“塞其兑,闭其门”(《老子》五十二章),“不行而知,不见而名”(《老子》四十七章),彻底排除感性经验,不用语言概念,通过“致虚极,守静笃”(《老子》十六章)的虚静冥想直觉万物。甚至认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四十八章),提出“绝圣弃智”,取消知识和工技,无知无欲,回复到淳朴的浑噩状态中去。政治上,抨击当时的统治者,指出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但主张“不争”和安于命运,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知足之足常足矣”。提倡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老子》三章)的愚民政策与“国之利器不可示人”(《老子》三十六章)的君人南面之术。

老子反对战争,认为“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三十一章)又说: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老子》三十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 《老子》四十六章)然《老子》之书,又为用兵打仗提出了重要见解: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老子》五十七章) “以奇用兵”是春秋、战国之兵家所遵循的基本信条。“兵者诡道”,“兵以诈立”,均为大同之见解。老子又提出了许多概括一般规律的谋略,如“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老子》三十六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老子》六十四章)又提出以仁慈而取胜: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老子》六十七章) “善为士者不武; 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不与”; ( 《老子》六十八章) “用兵有言: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老子》六十九章)这些见解均为兵家所吸取,“哀兵必胜”,几为兵家之名言。故有人直称 《老子》是一部兵书。

在社会历史观方面,《老子》表现了对于原始时代的向往: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要放弃当时的社会文明,回复到结绳而治的原始时代。而且认为这一时代十分美好而憩静: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老子》 八十章)另外,《老子》还提出了一些对于伦理、美学等都具有指导意义的论断,如“明道若昧,进道若退”,“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四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等。

《老子》一书,于先秦时期即广为流传。其最初传本,大约是 《德经》 居前,《道经》 在后。《韩非子》《解老》开篇言 “德者,内也;得者,外也。上德不德 ,言其神不淫于外也。”中篇之后方释 “道之可道,非常道也。”知其所解当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的本子。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均为西汉文帝之前的抄本,亦为《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今存传本最早者为西汉《老子》河上公章句,(亦说成书于东汉)乃以 《道经》三十七章为上篇,《德经》四十四章为下篇。其后有西汉末严遵撰《道德真经指归》,章句颇与诸本不同。(或以后人伪托)三国魏王弼《老子注》八十一章,未分上下篇,但亦 《道经》在前,《德经》居后。《道德经》之名或由此而起。其后的重要版本,当推唐傅奕校定的《道德经古本篇》,其书考核众本,勘定其字,所据由项羽妾家得之版本,学术价值颇高,故傅奕本亦为世所重。因隋唐之后,道家学亦特兴盛,故石刻本、传写本很多。近人朱谦之撰《老子校释》卷首具列“所据版本书目”,其中“石本”有唐景龙碑本等十三种,“写本”有唐写敦煌甲本、乙本等十九种,“佚本”有王羲之帖本等十种,“《道藏》本”有《道德真经》白文等四十一种,其他刻本有严遵《道德指归》等二十种。计一百零三种。又列“考订书目”一百四十六种。此足见《老子》流传之广,影响之大。近人研究 《老子》者,以朱谦之 《老子校释》、马叙伦《老子校诂》、蒋锡昌《老子校诂》、高亨《老子正诂》等较有影响。

对 《老子》学说和思想的评价,学术界颇不一致。有的谓其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有的谓其反映了“公社农民”的情绪;或认为其哲学体系属于唯物主义,或认为其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但均认为《老子》对中国哲学、中国思想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后来的各种学派都从不同角度吸取、阐发了《老子》的思想。它对于汉初的“黄老之治”和魏晋玄学,以及唐代初年的政治生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还作为儒家思想的补充,共同建构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思想文化。

此外,《老子》又为道教徒奉为主要经典,称之为《道德真经》,被收入于 《道藏》 中。

参考文献

  • 1. 高亨: 《老子正诂》,中华书局。
  • 2. 任继愈: 《老子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 3. 朱谦之: 《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