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总目》的主要内容,《崇文总目》导读
《崇文总目》是中国北京国家藏书目录。北宋王尧臣、欧阳修等编撰。原书已亡佚。清乾隆中纂修《四库全书》时,据天一阁藏不完整的抄本及《永乐大典》引文辑为12卷。后来钱东垣、钱侗、金锡鬯、秦鉴等进一步辑释,编成5卷,补遗1卷。民国时有《丛书集成初编》本、《万有文库》本、《国学基本丛书》本。
王尧臣(1003—1058),字伯庸,北宋应天府虞城(今河南商邱南)人。天圣五年(1027)进士第一。历任权知制诰、翰林学士、权三司使等职,后迁翰林学士承旨兼端明殿学士,为群牧使,又充枢密副使,终参知政事。宋制,以昭文、史馆、集贤为三馆。太宗于左升龙门东北建崇文院,称三馆新修书院,又诏分三馆之书万余卷,别为书库,名曰秘阁,以别贮禁中之书,与三馆合称四馆。景祐元年(1034),仁宗以三馆及秘阁所藏或谬滥不全,命王尧臣、欧阳修、宋祁等人编制国家系统目录。王尧臣等合并利用四馆藏书,“仿《开元四部录》,约《国史艺文志》”,经过7年时间,于庆历元年(1041)最后编成,仁宗赐名《崇文总目》。
《崇文总目》原本66卷,叙录1卷,著录图书30669卷,分为45类。据秦鉴依原本次第补著之目,经部有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小学9类,史部有正史、编年、实录、杂史、伪史、职官、仪注、刑法、地理、氏族、岁时、传记、目录13类,子部有儒、道、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类书、算术、艺术、医书、卜筮、天文占书、历数、五行、道书、释书20类,集部有总集、别集、文史3类。这一类目与唐代书目基本相同而略有损益。如谶纬书入宋后已亡佚,故经部中将其删去。再如当时佛教、道教著作日渐繁富,于是子部新增道书、释书。其他类目的处理也都比较恰当,并为后代四部目录所沿用,就连对《崇文总目》颇多微词的郑樵,也曾对它设杂史、道书两类大加赞许,认为极有条理,胜于隋、唐二志。
该书有大序、小序,主要为欧阳修所作(《欧阳文忠公集》卷124有《崇文总目释例》1卷,凡经部8篇、史部12篇、子部10篇),以文辞见长,也略述学术源流。每书下都有提要,以揭示图书的内容,记述书本的沿革、残缺和篇卷的存佚,考订作者的姓氏等,基本上做到了简明实际。郑樵指斥其文繁无用,实失偏激。为此清初朱彝尊曾高度赞扬《崇文总目》的提要,认为它写得“辞不费,而每书之本末具见,法至善矣”。(《曝书亭集》)
《崇文总目》是北宋中期的国家藏书目录,它对于了解当时的藏书事业,检验古籍的完缺存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四库全书总目》评论说:“数千年著作之目,总汇于斯,百世而下,借以验存佚,辨真赝,核同异,固不失为册府之骊渊,艺林之玉圃也。”此论颇为精当,很有见地。
由于该书为馆阁合并著录的总目,篇帙繁多,抵牾之处自所不免。后世诸家,亦时有纠正,如黄伯思《东观余论》摘记17条,焦竑《国史经籍志》纠正2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