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统纪》的主要内容,《佛祖统纪》导读
《佛祖统纪》是纪传体佛教史著作。南宋志磐于咸淳五年(1269)撰成。早在北宋政和 (1111-1118)年间,释元颖撰有 《天台宗元录》一书,记述天台宗传授情况。至南宋庆元(1195-1200)年间,吴克己增广《宗元录》,撰成 《释门正统》,但未及刊行已去世。嘉定 (1208—1224)年间,释景迁在以上两书基础上编成 《宗源录》。至嘉熙 (1237—1240) 初,释宗鉴将吴著 《释门正统》加以扩充改编,分本纪、世家、诸志、列传、载记5科,沿用原名,叙述天台宗历史,刊刻流行于世。《佛祖统纪》是在 《宗源录》和 《释门正统》基础上撰成。咸淳七年 (1271)刊成行世。在本书刊行之后,又有佚名著 《续佛祖统纪》2卷,全系人物传,收天台僧30人。本书在明南藏、嘉兴藏、频加藏及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卍字续藏经中均被收入。
志磐,号大石,天台宗僧。幼年曾从儒者袁机受学,在文学、史学以及文章方面都有一定基础。尝住四明(今浙江鄞县)福泉寺及东湖月波山。他虽是山外派仁岳下的传人 (第10世),但观点却是山家派的。曾撰《宗门尊祖义》一文,尊山家为正宗;对山家倡导者知礼的所谓辟异端、再清教海的功绩,极表赞许。著作除本书外,另有 《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6卷。
本书共54卷,约50万字。分本纪、世家、列传、表、志5科。“本纪”部分凡8卷(第1至第8卷)。初为“释迦牟尼佛本纪”,从天台宗角度阐述释迦生平;次为“西土二十四祖纪”,记述释迦大弟子迦叶等13人及龙树、龙树10弟子的事迹; 三为 “东土九祖纪”,记载龙树、慧文、 慧思、 智顗、 灌顶、 智威、 慧威、 玄朗、 湛然所谓天台九祖事迹;最后为 “兴道下八祖纪”,记录自道邃(兴道)至知礼天台八祖相承的历史。“世家”部分凡2卷(第9至10卷),“诸祖旁出世家”,记载天台宗上述17祖中除龙树、慧文、智威、知礼4人以外东土诸祖的弟子们的事迹,凡13世家,205人。“列传”部分凡12卷(第11至22卷)。首为“诸师列传”,记述自遵式、知礼以下共10世的台宗人物,其中以尚贤、本如、梵臻三家的传承弟子为主;次为“诸师杂传”,记述持有与山外派相似观点的知礼门下仁岳、从义和遵式门下道因三家,指斥他们 “背宗破祖,别树门庭”。三为“未详承嗣传”,记修习天台教学而不详师承的傅翕等43人。“表”部分凡2卷 (第23至24卷)。初为 “历代传教表”,以年代为序,记叙从梁武帝天监元年(502)起至北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间天台诸师讲经、说法、著述、交往的简要事迹,以明天台宗的传授和规模;后为 “佛祖世系表”,就以上本纪、世家、列传中诸师及其弟子,列表以表示传承关系。“志”部分凡30卷(第25至54卷)。首为“山家教典志”,系慧思、智顗等61人的著述目录(既有山家派的,也有山外派的),同于史书之 《艺文志》; 二为 “净土立教志”,下分莲社七祖(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莲社18贤、莲社123人、不入社诸贤的传以及往生高僧、高尼、杂众、公卿、士庶、女伦、恶辈等的传; 三为“诸宗立教志”,记禅宗达摩等6人、华严宗法顺等9人、法相宗玄奘等2人、密宗金刚智等5人、律宗道宣等3人的事迹; 四为 “三世出兴志”,叙述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成、住、坏、空各劫的演变; 五为 “世界名体志”,用图文描绘佛教所说的种种方界,如华藏世界、万亿须弥、大千三界、忉利天宫等,其中包括 “震旦”、“西域”、“五印”等历史地图; 六为 “法门光显志”,记录佛教各种仪式和制度的起源,如雕像、舍利塔、忏仪、僧斋、盂兰盆供、放生等; 七为 “法运通塞志”,以编年法记述佛教产生、传播及其在中国盛行和衰落的历史,起自周昭王二十六年(前1023),终于南宋度宗咸淳元年 (1265); 八是 “名文光教志”,收录居士、高僧及作者自撰的有关天台宗的重要碑、记、颂、赞、序、书等共24篇; 九是 “历代会要志”,按时代先后分类汇编佛教史实,如屡朝拜佛、试经度僧、士夫出家、凤翔佛骨、东土译经、三教谈论等计56则。
本书奉天台宗为正宗,虽编述偏重天台宗,但也兼涉其他各宗。由于采择史料面广,编选较精审,被认为是研究中国佛教史较好的参考资料。本书征引内外典籍近200种,其中有大藏经典72种,天台教文21种,释门诸书24种,儒家诸书41种,道门诸书20种;此外还有一些碑铭书论。由于志磐具有较高史学方面修养,该书体例完备,章法有序,溶合了纪传、编年、会要等各类体裁,故能纲举目张,文采斐然。其不足处:一是在目录和行文中往往不直书人名,而以山名、师号、寺名等替代,从而带来研究方面的麻烦; 二是部分记述有前后不能相顾的失误;三是由于持山家派立场,故难免对山外派意气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