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兵实纪》的主要内容,《练兵实纪》导读

《练兵实纪》的主要内容,《练兵实纪》导读

《练兵实纪》是专门论述练兵的古代兵书。明戚继光 (见“纪效新书”)撰,成书于明隆庆五年 (1571),现存于世的较早的版本有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邢玠刻本和明天启二年(1622)刻本。清以后版本较多,如清嘉庆、道光、咸丰年间均有刊本、光绪乙未年(1895)上海醉经楼石印本、京都琉璃厂活字本、《墨海金壶》本、《守山阁》本、《瓶华书屋》本、《四库全书》本、《三书宝鉴》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国民军事丛书》本等,加上与《纪效新书》合刊本,计达30余种。

戚继光不仅身经百战,有丰富的带兵作战经验,而且具有较高的军事理论修养。该书是他在蓟州期间,研究古代兵法与练兵的实践经验相结合的结晶。

《练兵实纪》分正集9卷,杂集6卷。正集卷1《练伍法》,计43条,主要论述步、骑、车、炮、辎各兵种的队列训练;卷2《练胆气》,计43条,分别对将、卒进行爱兵、报国、遵纪、苦练、听令和勇敢等方面的教育;卷3《练耳目》,计16条,主要讲如何训练士卒辨别并掌握金鼓旗帜等各种指挥信号;卷4《练手足》,计20条,主要论述士卒的单兵攻防训练,使之适应实战的要求。卷5至卷8均为《练营阵》合计95条,分别阐述了营阵操练中有关场操、行营、野营、战约4个部分的内容。卷9《练将》计26条,杂集卷1、卷2《储将通论上、下》 (有的版本作《储练通论》)、卷3《将官到任宝鉴》、卷4《登坛口授》主要论述军官的训练和储备;卷5《军器制解》重点论述研制、改进火器的使用和维护; 卷6《车步骑营阵解》主要讲车、步、骑、炮、辎各兵种的协同战术。全书约10万字,附各种阵形、旌旗号牌式样及各种器械或徒手武术套路等的插图约60幅。其中《登坛口授》为戚继光讲授,由东、西路副总兵官胡守仁、李超辑录而成。

该书特点与《纪效新书》一样,唯求实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继光初到 (蓟)镇,疏有云: ‘美观则不实用,实用则不美观。’此书标曰 ‘实纪’,征实用也。”清钱熙祚《墨海金壶·练兵实纪跋》说:该书“与《纪效新书》同异参半。盖倭寇乌合之众,得其节制,易于歼除;备边则劲敌当前,非百倍精严,未易言守。事情既别,方略亦殊,故言之尤详且慎。”可见,该书主要是针对北方山地防务,在《纪效新书》的基础上所制定的练兵练将及用兵作战的方略。如该书强调积极防御的战略认为,面对蒙古贵族骑兵的骚扰,须“有战之势,而后可期固守之安”。(《登坛口授》)在战术原则上,主张运用优势兵力作战,打有准备之仗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对部队进行严格训练,一切从实战出发,反对在训练中搞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同时还要培养士卒吃苦耐劳、团结一心、奋勇杀敌的精神风貌。该书大部分讲士卒的训练,所述训练内容,既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又有戚继光总结战争经验后修改或创造出来的。有关练将的论述,是该书最有价值的内容。在书中,作者倡导开办武学馆,先学文、次习武,再到军中去操练士卒,然后随军出征,根据真战实效量才擢用。这样就可以培养出德才兼备、文武双全、具有真才实学的军事指挥人员。该书尤其强调将领必须自觉地加强品德和军事修养,要求将领做到正心术、立志向、明生死、辨利害、做好人、坚操守、宽度量、尚谦德,不为声色害、货利害、刚愎害、胜人害、逢迎害、萎靡害、功名害,要惜官箴,勤职业、辨效法、习兵法、习武艺、正名分、爱士卒、教士卒、明恩威、严节制、明保障,使之成为品学才识兼优的良将。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云: “今以此书考其 (戚继光)守边事迹,无不相符,非泛摘韬略常谈者比。”因此,该书是研究明代军事史、兵制史、兵器史和武术史的重要文献。书中记载的许多练兵形式,在今天已不适用。其中还有不少封建糟粕,如宣扬将领“本命冲克”等。曾国藩曾利用该书作为培养、训练反动武装的指导书。蒋介石也多次引用该书来训导部下。尽管如此,《练兵实纪》的某些治军原则及作者的务实精神,仍值得我们借鉴。抗战时期,八路军军政杂志社曾将该书第9卷《练将》和另一些关于练将的论述,辑录成《戚继光治兵语录》一书,在延安出版发行。近年来,发表的研究论著有王兆春《从〈纪效新书〉与〈练兵实纪〉看戚继光对古代军事学的贡献》 ( 《空军政治学院学报(增刊)》 1987年第3期)、邹经 《 〈纪效新书〉 〈练兵实纪〉 总说》 (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4月出版)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