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通鉴》的主要内容,《明通鉴》导读

《明通鉴》的主要内容,《明通鉴》导读

《明通鉴》是夏燮仿效《资治通鉴》体例编撰的一部有明一代编年体通史。同治十二年(1873)刻印于江西宜黄官署。光绪二十三年(1897)又由湖北官书局重校刊行,今有中华书局点校本流传。

作者夏燮(1800—1875)字嗛甫,又字季理,别号江上蹇叟,谢山居士。安徽当涂县人,是清朝末年具有爱国思想的史学家。夏燮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父兄学识渊博,夏燮自幼接受家学熏陶,除熟谙经书、音韵学外,“兼深史学,留意时务”。道光元年(1821)中举人,初任青阳县学训导。道光三十年(1850)任直隶临城县学训导。咸丰十年(1860)秋,入曾国藩幕府,又任江西巡抚毓科、沈葆桢幕僚。其后在江西吉安、永宁、宜黄等县任知县。因在宜黄任内历年亏空,多达几万金,被江西藩司刘秉章查觉,历次交代不清,于光绪元年(1875)在贫病忧愤中去世。夏燮勤于著述,除 《明通鉴》外,尚有 《中西纪事》二十四卷,《五服释例》二十卷,《粤氛纪事》二十卷,校勘明 《陶安学士集》、吴应箕《楼山堂集》、《国朝汪策算学书》,《校<汉书>八表》等,都刊印发行。尚有《明史纲目考证》、《明史考异》、《谢山堂文集》等,未刊行。

《明通鉴》全书一百卷,包括前编四卷,附编六卷,明纪九十卷。共二百万字,记载明朝一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历史。它是夏燮一生精力的结晶,他不满记载颇失其真的明史,在鸦片战争以后,民族斗争,阶级斗争形势的推动下,在朋友的鼓励下,决意从事明史的研究,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证群书,考其异同”乃写成此书。

在《明通鉴》中,夏燮把明代历史分为三个部分来写。《明前纪》起于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迄于至正二十八年(1368),用元朝的年号,记叙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参加农民起义军到建立明朝的历史。《明纪》起自洪武元年(1368),迄于崇祯十七年(1644),记叙朱元璋称帝后到崇祯缢死煤山、清兵入关的历史。《附编》起于清顺治元年,迄于康熙三年,用清朝的年号,记叙南明政权的历史,特别是抗清斗争的历史。

《明通鉴》一书有它自己的特点,首先夏燮用附编的形式保存南明历史。附编这种形式可以说是夏燮在编撰《明通鉴》中的一个独创,是与清政府作合法斗争的产物。因为清统治者害怕激起汉族人民的反抗情绪,对南明的历史讳莫如深,不使编入官修的明史。夏燮找出乾隆《附唐、桂两王本末》于《通鉴辑览》后的诏令作护身符,巧妙地将南明历史收入作为附编,纳入明史体系。这不仅保存了大量南明史料,而且使明史首尾相连,成为一部完整的历史著作。其次材料丰富,考订翔实,夏燮仿照司马光 《通鉴考异》的办法,另撰 《考异》,并按胡三省注 《通鉴》的办法,将 “考异”分注于正文之下。他在《明通鉴》和 《考异》中所引用的资料,有的已经散佚了,但在此书中却保存着,为我们研究明史提供较多的资料。但夏燮撰述《明通鉴》时,未看到 《明实录》,又轻信野史中无稽之谈,取材上尚多问题,所附评论多据 《通鉴辑览》的乾隆 “御批”,为人所不满。

参考文献

  • 1. 夏燮: 《明通鉴》,中华书局,1959。
  • 2.《中国史学家传·夏燮 》,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