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师说》的主要内容,《孟子师说》导读

《孟子师说》的主要内容,《孟子师说》导读

《孟子师说》是述论明刘宗周《孟子》学说宗旨的哲学著作。明末清初黄宗羲(见“明夷待访录”)撰,因其师刘宗周“独《孟子》无成书”,“读《刘子遗书》,潜心有年,粗识先师宗旨所在,窃取其意,因成《孟子师说》 7卷,以补所未备”( 《孟子师说·题辞》)。是书约康熙七年(1668)前后撰成,现有《四库全书》文渊阁2卷本,《四库全书》文澜阁丁氏初抄7卷本,此后清道光姚江王槐生刊本,光绪慈溪醉经阁重本,民国初上海扫叶山房 《梨洲遗著汇刊》重刊本,及吴兴张氏《适园丛书》重刊本等皆为7卷。浙江古籍出版社以文澜阁丁氏补抄7卷本为底本,以台湾商务印书馆文渊阁2卷本为校本,于1985年出版《黄宗羲全集》,所附《孟子师说》是较好的本子。

本书除《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分上下2卷,其余诸本均分为7卷,采用解说 《孟子》章句形式: 卷1,“孟子见梁惠王”迄“鲁平公”,凡16章;卷2,“当路于齐”迄 “宿於昼”,凡17章; 卷3,“道性善”迄“陈仲子”,凡12章; 卷4,“离娄”迄 “王使人响夫子”,凡56章; 卷5,“舜往于田”迄 “一乡之善士”,凡14章; 卷6,“性犹杞柳”迄“舜发于畎亩”,凡23章; 卷7,“尽其心者”迄“由尧舜至于汤”,凡39章。

《孟子师说》述宗周之旨,而其旨皆以王守仁之说为本,对朱熹之说多有反对。例如,对“恻隐”之心,王氏认为“良知不假外求”,刘氏说“良心仍在,平日杀人行劫,忽然见孺子入井,此心便露出来,岂从外铄者”(卷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章》)。且“朱子云 ‘知痛是人心,恻隐是道心’,太分晰,恻隐是知痛表德”(同上)。又认为“水,心也,而清者,其性也,有时而浊,未离乎清也,相近者也,其终锢于浊,则习之罪也”(卷三,《道性善章》),至于“水清则明,清之性也;水浊则暗,浊之性也”(同上),实在是“或拘于一处,或限于一时,不能相通以类万物之情,使《孟子》性善之旨反晦”(同上)。又曰“朱子以未发言性,仍是逃空堕幻之见,性者生而有之之理,无处无之”(同上)。本书引刘氏言主性善说,认为“心是无善无恶,其如动而为好恶,好必善,恶必恶,如火之热,如水之寒,断断不爽,乃见其所为善者,孟子性善之说本此”(同上)。对“人皆可以为尧舜”一语,本书认为“至于尧舜,其本体人人俱有”(卷六《曹交章》),而“后之儒者,将圣人看得烦难,或求之静坐澄人,或求之格物穷理,或求之人生以上,或求之察见端倪,遂使千年之远,亿兆人之众,圣人绝响”(同上),并肯定了“自阳明之心学,人人可以认取圣脉”(同上)。对孟轲“存乎人者”的概念,则针对“慎独”之修养功夫引述为“容貌辞气皆一心妙用,一丝一窦漏,一隙一缺陷,正是独体之莫见莫显处,若于此更加装点意思,一似引贼入室” (卷四《存乎人者》章),且“凡人致饰于外,以为人可欺也,然不知不觉,已露于外”(同上)。对程朱洛闽之学门下,则由 “学莫先于立志,立志则为豪杰,不立志则为凡民”,“碌碌无所表见,仅以问答传注,依样葫芦,依大儒以成名者,是皆凡民之类也”(卷七《待文王》章)。

《孟子师说》反映了一些唯物主义的观点,从经世的立场出发,对理学进行了反省与批抨,多方面地阐述了蕺山学派的哲学观。但此书又受王守仁“心外无物”的唯心主义观念影响,尽管并没有把“心”看作是万物的本体,但并未从心学的框框中完全摆脱出来。“至于尧舜,其本体人人俱有”等阐述,则富于启蒙主义的思想色彩。

参考文献

  • 沈善洪主编:《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