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学十书》的主要内容,《音学十书》导读

《音学十书》的主要内容,《音学十书》导读

《音学十书》是中国古代音韵学著作。清江有诰撰,成书于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版本有嘉庆道光间刻本,1928年上海中国书店影印出版;渭南严氏成都书局 《音韵学丛书》本,1957年四川人民出版社重印。

江有诰(?-1851),字晋三,号古愚,清安徽歙县人。音韵学家。22岁为博士弟子,潜心于文字音韵之学。认为江永《古音标准》一书虽对顾炎武的《音学五书》多所补益,但其分部 “尚多罅漏”,因对江氏的古音分部重加改造。后获段玉裁《六书音均表》,见段氏持论多与己相合,益自信。同时兼采孔广森东冬分部说,定古韵为21部。另撰有 《说文六书录》、《说文质疑》、《说文系传订讹》、《经典正字》、《隶书纠谬》等,另有 《音学辨讹》、《唐韵再正》等今已不传。

江有诰是清代古音学的集大成者,《音学十书》汇集了他的最主要的音韵学著作10种,这10种著作是:1. 《诗经韵读》4卷; 2. 《群经韵读》1卷; 3. 《楚辞韵读》1卷,附《宋赋韵读》1卷;4.《先秦韵读》2卷;5. 《廿一部韵谱》(未刻);6. 《汉魏韵读》(未刻);7.《谐声表》1卷;8. 《入声表》1卷,附《等韵丛说》1卷,9. 《四声韵谱》(未刻);10. 《唐韵四声正》1卷。

《诗经韵读》等4部“韵读”,是把周秦时代所有的韵文都汇集在一起,逐篇注明它们的韵脚和所属古音韵部。同时对于古今音读不同的韵字,又注云“音某”,“某某反”等,以示该字的上古音读。书中对于相邻两个韵部的字通押者,称为“通韵”;对于相隔一个韵部而通押者,称为“合韵”;对于相隔两三个韵部而通押者,则称为 “借韵”。

《谐声表》一书,是根据“同谐声者必同部”的原则,以古韵、汉韵和《说文》声符为依据,把1139个声首分别归入21韵部之中。根据这些声首,可以把先秦典籍中的汉字基本上全都归入21个韵部之中,这是仅仅依靠先秦韵文的系联所不能达到的。

《入声表》一书,是从谐声系统、一字两读、先秦韵文中平、上、去声和入声的通押等方面来考察上古入声的归属。表中列出平、上、去、入四声各韵部,而将入声或独立成部,或并入阴声韵部。所附《等韵丛说》一书,是用等韵学原理来辨正今音的讹误,目的仍然是为古音学服务。

《唐韵四声正》是根据“古诗必同调相谐”的原则,排比大量先秦两汉的韵文材料,一一指明《唐韵》中字调与上古不同者。此书仿顾炎武《唐韵正》之例,每一字头下,博采三代秦汉之韵文为证据,以证明古人实有四声,只是某些字的声调不同于今音。

《音学十书》全面地反映了江有诰的古韵学思想和观点,也大致代表了清代古音学的总体研究水平,为汉语音韵学的重要著作。不过,此书也有一些缺点,例如它用上古声调来“正”中古声调,就跟顾炎武的《唐韵正》一样缺乏历史发展的观点,它认为上古诗歌全都同调相谐,也显得过于主观武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