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水道记》的主要内容,《西域水道记》导读

《西域水道记》的主要内容,《西域水道记》导读

《西域水道记》是中国西北河流水道地理的最重要著作。清代徐松撰。道光元年(1821)成书。现有道光三年(1823)刻本等。在《徐星伯先生三种》中,汇编有《西域水道记》等文。

徐松(1781—1848)是研究宋史和西北史地的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字星伯,原籍浙江绍兴,幼随父移居天顺(今北京)大兴。20岁中举人,25岁中进士,后任翰林院编修,利用编纂全唐文之便,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宋会要辑稿》(500卷),撰写有《唐两京城坊考》(5卷)。嘉庆十五年(1810),因事被贬戍伊犁(今新疆)。伊犁将军松筠得知徐氏精于史地,于嘉庆二十年(1815)约请徐松重修由祁韵士编定的《伊犁总统事略》。徐不满足于文献的记载,亲自实地调查,跋山涉水,深入广漠,考查新疆南北的山岭水道。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撰成《总统事略》12卷(后道光赐名《新疆识略》,因松筠奏上,故署松筠之名,实徐松所撰)。于道光元年(1821)写出《西域水道记》。徐松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获释回京,历任礼部主事、江西道监察御史等职。还著有《汉书西域传补注》、《元史西北地理考》、《西夏地理考》、《〈长春真人西游记〉跋》等,成为清代研究西北史地的最著名学者。

《西域水道记》以西域水道为纲,较全面地记述沿河两岸的聚落、城市、山岭、水利、物产、历史、文化、民族、驻军等情况,不但是关于西北水道地理的空前杰作,而且是清代有关西域地理的最著名的记录。两广总督邓廷桢在此书的序言中指出:“《西域水道记》有五善:一为补缺,二为实用,三为利涉,四为多文,五为辨物。五善兼备,实为不可多得的好书。”全书5卷11篇:卷1至卷2为罗布淖尔所受水上、下,附有8图;卷3有哈喇淖尔所受水、巴尔库勒淖尔所受水、额彬格逊淖尔所受水和喀喇塔拉额西柯淖尔所受水4篇,附有6图;卷4为巴勒喀什淖尔所受水,附有3图;卷5有赛喇木淖尔所受水、特穆尔图淖尔所受水、阿拉克图古勒淖尔所受水、噶勒札尔巴什淖尔所受水和宰桑淖尔所受水,共5篇,附有8图。

《西域水道记》仿郦道元的《水经注》的体例,全书分为“记文”和“释文”两部分。“记文”十分简明,主要叙述西域水道流经的脉络,分合汇注的情况;“释文”较为详细具体,广征博引,内容丰富,不但记载河道本身的情况,而且对水道流经地区的历史沿革、经济文化、山岭气候、风土人情等无不广加收录,详细记述。如他写道:“巴勒喀什淖尔东西长八百余里,南北广处二百余里,狭处百余里,蒙古语巴勒喀什宽广之意,言纳众流也。淖尔中有三岛,在东者曰玛尼图噶图尔罕;在西者曰察罕托海噶图尔罕;中曰阿拉克罕。”简洁的文字,对巴勒喀什湖(淖尔为湖泊之语)的形况、面积大小,名称的由来,以及湖内岛屿及其分布,都讲得具体而生动。

此书,针对新疆河流大部分属于内陆水系的特点,创造性地采用湖泊来划分新疆的水系,把全新疆划分为罗布淖尔(今称罗布泊)、哈喇淖尔(今称哈拉湖)、巴尔库勒淖尔(今称巴里坤湖)、额彬格逊淖尔(今称玛纳斯湖)、喀喇塔拉额西柯淖尔(今称艾比湖)、巴勒喀什淖尔(今称巴尔喀什湖)、赛喇木淖尔(今称赛里木湖)、特穆尔图淖尔(今称伊塞克湖)、阿拉克图古勒淖尔(今称阿拉湖)、噶勒札尔巴什淖尔(今称布伦托海)、宰桑淖尔(今称斋桑湖)等11个湖区,并条理分明地描述11大湖区所受之水道,旁及流域之人文地理概况。其中,卷2描载了木素尔山岭的冰川和冰裂隙、冰下河、冰川阶地等地形。指出冰川水由粒雪变成,先成冰晶,再由冰晶再凝成青冰;从结构上,把冰川冰分为3类“冰有三色,一种浅绿,一种白如水晶,一种白如砗磲。”对当时驻防伊犁的锡伯族人民用了6年时间修建的察布查尔(锡伯语指粮仓之意)大渠,书中不仅作了记载,“长达二百里”,“灌田千顷”,而且对它作了高度评价“郑白之沃,不足云也”(郑为郑国渠,白为白渠,都是我国古代关中著名的水利工程)。

全书附图25幅,都计里画方,每方百里或几里不等。多为上南下北,其中巴勒喀什淖尔所受水图3幅为上北下南,宰桑淖尔所受水图5幅为上东下西。

此书是徐松经过实地考察写成的,记载大都翔实可信,是研究中国西北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尤对研究新疆历史上湖泊、河流的历史变迁和农田水利很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