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州图经》的主要内容,《严州图经》导读

《严州图经》的主要内容,《严州图经》导读

《严州图经》又称《新定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 一部较完整的图经。董棻修纂,成于南宋绍兴九年(1139)。陈公亮、刘文富重修,成于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全书8卷,现存卷1至卷3,共3卷。有《渐西村舍丛刊》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版本。

董棻,东平人,生卒年不详。官严州郡守,自称是董仲舒后裔,故自署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著有《严陵集》。董修纂的《严州图经》8卷,已佚。现存《严州图经》的文中,有晚于淳熙而早于咸淳年间(1265—1274)之事。在现存图中有“建德府”和“府境”之称,而严州升为建德府则是咸淳元年(1265)之事,故现存本是后人增订过的,并不是陈公亮、刘文富重修的原本。

《严州图经》现存3卷,卷1为严州,即新定郡;卷2为建德县;卷3为淳安县。每卷有历史沿革、分野、风俗、州境、城社、户口、学校、科举、廨舍、改充、馆驿、军营、坊市、桥梁、沟渠、物产、土贡、课利、祠庙、古迹、贤牧、正倅题名,添倅题名、登科记、人物、碑碣等门。其中第3卷缺失古迹门。卷首有图9幅,分别为子城图、建德府内外城图、府境总图、建德县境图、淳安县境图、桐庐县境图、遂安县境图、寿昌县境图和分水县境图。除建德府境总图、府城图3幅外,有6幅县境图。这与严州于咸淳元年升为建德府,辖6县的建置是一致的。图中的山脉用写景法表示,形象地体现了脉状和走向。河流用双曲线表示,河流名称注于双曲线内,河名首字表示其上游方向。府境总图标县,县境图标乡,皆用阴文。地名等文字注记都外括方框。府境和县境图的东、南、西、北和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方都注明所至的府名或县名,一些道路用短横线表示。

图经是地方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在地记阶段之后,图经之名出现于东汉,但在公元6世纪以前地方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地记,地记 一般不附图。地记与地图合为一体形成图经,兴盛于魏晋南北朝时代。图经向大量的文字记载方向发展,图退居于“附录”的地位,便演变为方志(或称地方志,为狭义的地方志)。这种演变发生于宋代,代表作之一是《严州图经》。它是重经(即文字)不重图时代的重要标志,因此在重刻时史家把《严州图经》改名为《新定志》。再,现存图经命名的著作,最早的是唐代的《沙州图经》和《西州图经》,但都严重缺失成为残本,且只存一些文字而不见图。现能见图见文字的以图经命名的著作,最早的便是此书。它在中国地方志史研究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