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性论》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古罗马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伊壁鸠鲁主义者卢克莱修的哲学长诗。此书在古罗马和中世纪因受到压制而未获广泛传播,只有一个稿本幸存下来,直到1473年才被发现并得以流传。中文本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出版。《物性论》系统阐述了唯物主义原子论,批判了灵魂不死和神创论,丰富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全书分为6卷。第1卷批判了宗教和神创论,论述了原子与虚空。书中提出:“无物能由无中生,无物能归于无”,认为原子和虚空都是真实的,物质是永恒的和无限的。第2卷论述了原子运动及其原因,即原子间的互相碰撞;原子有重量而普遍向下运动和原子的偏斜运动。第3卷集中“阐明心灵和灵魂的本性”问题,这是全书的重点部分。他认为心灵和灵魂是有区别的,但二者又具有共性:在本性上都是物质的,灵魂和肉体只有结合起来才产生了生命,当人死后,灵魂也就随之消散。第4卷论述了其感觉主义的认识论,坚持感觉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和源泉,论述了肖像说。第5卷论述了宇宙、生物和人类文明的形成,描绘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图景。第6卷卢克莱修研究了当时的各门科学,进一步阐发了其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这部著作是古代唯物主义原子论的百科全书,是古希腊罗马时期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它对于后来的人本主义思潮、近代资产阶级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