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离子》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郁离子》,明刘基撰。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后弃官归隐青田山中,就在此时写下了《郁离子》一书。元至正二十年(1360),刘基到应天投靠朱元璋,参与机要,协助建立了统一的明王朝,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郁离子》是他传世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书,其书名的含义,据洪武十九年徐一夔写的序文中解释说:“郁离者何?离为火,文明之象,用之其文郁郁然,为盛世文胆之治,故曰《郁离子》”。在本书中,“郁离子”又是作者的自称。此书原本10卷,分18篇,共195条,后人合并为2卷,不再分篇,但每条均列有标题。
此书是一部内容独特的笔记,采用寓言的形式来阐述作者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每条叙一事,说明一个道理,取譬事物,发人深思。这部书实际上是刘勘为政治国的思想理论依据,因此研究古代政治思想史的学者们对此书相当重视。上卷“抟沙”条云:“民犹沙也,有天下者惟能抟而聚之耳”,但聚之当以其道,如果“以力聚之,犹以手抟沙,拳则合,放则散。不求其聚之之道,而以责于民,曰是顽而好叛。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这段话显然是针对元末的社会现实而发,对后世不无启示。下卷“智力”条以虎为喻,谓虎力远大于人力,但虎吃人的事不常见,而人寝虎皮却司空见惯,这是因为虎用力而人用智,“力之川一,智之用百”,“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这个道理不管是对在位的统治者,还是对准备夺取政权的朱元璋之流来说,都是为政箴言。
此书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点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