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论述隋唐各项制度渊源的史学著作。陈寅恪撰。陈寅恪(1890~1969),现代史学家。江西修水人。其祖父为维新派人士清湖南巡抚陈宝箴,其父是清末著名三公子之一陈三立。陈寅恪曾在各高等学校担任教职,具有英、德、梵文、巴利文、西夏文等十几种文字的阅读能力,对魏晋南北朝史、蒙古史、音韵学、佛学、中印文化交流的研究均有重要发现。抗战时期,流离转徙于香港、桂林、重庆等地。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于40年代初撰成《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并由内迁之商务印书馆于1944年在重庆印行。书前有一“叙论”,记其之所以编撰此书,系因感慨于“隋唐两朝为吾国中古极盛之世”,“而迄鲜通论其渊源流变之专书”,且为“初学读史者参考而作”。此书综合旧籍,参酌隋唐史志、通典、唐会要诸书,以及当时新出有关隋唐制度遗文,分别事类,编排而成。全书分为叙论、礼仪(附“都城建筑”)、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附论等8章,其体例仿效佛教释经论:“首章备致详悉,后章则多所阙略”,礼仪一章,是为后面各章份量3倍,本书系统地论述了自汉魏到隋唐各种制度的渊源和演变。过去史家一般认为,隋唐制度上承西魏北周。而此书以丰富的史料论证,隋唐制度实有三个来源:一是北魏北齐,二是梁陈,三是西魏北周,而以北魏北齐为主。书中通过大量翔实史料说明北魏北周如何通过不同途径汇集了汉魏以来传统华夏文化的各个因素,而成为隋唐制度的主要来源。不过,此书并未论述隋唐制度的全部,对极其重要的均田制就很少涉及,而作者浓笔重墨分析的“礼仪”其实际价值又不十分重要,因此,使其在史学界及对社会政治方面的影响减弱。解放后,此书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中华书局先后再版发行,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陈寅恪文集》,又以中华书局提供原纸型重印刊行(文集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