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莺传》简析|导读|概况|介绍

《莺莺传》简介|介绍|概况

唐传奇篇名。元稹作。宋苏轼《赠张子野》诗中,有“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之句,注言所谓张生乃张籍也。王铚(字性之)云:“元微之所传奇莺莺事,在贞元十六年春,又言明年生文战不利,乃在十七年。而唐《登科记》,张籍以贞元十五年商郢下登科。既先二年,决非籍明矣”。认为张生即是元稹自己,而莺莺乃是崔鹏之女(《辨传奇莺莺事》,见赵德麟《侯鲭录》卷五)。近人陈寅恪据小说结尾“贞元岁九月,执事李公垂宿于予靖安理第,语及于是”云云,推断本文的写作时间,“贞元二十年乃最可能者”。(《元白诗笺证稿》第一章)认为“《莺莺传》为微之自叙之作,其所谓张生即微之之化名”。莺莺亦非直名,元稹用此名是“暗指其情人”;她也不姓崔,可能出于郑氏。但“莺莺所出必非高门”。“唐世娼妓往往谬托高门”,莺莺的情况可能即是如此(《读莺莺传》)。鲁迅说:“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虽文章尚非上乘,而时有情致,固亦可观,惟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中国小说史略·唐之传奇文》)社科院文研所《中国文学史》云:张生“却是一个必须受到批判的人物。他对莺莺并没有真实深厚的感情,他追求莺莺只是为她的美丽所动心。并且他又站在封建士大夫的观点上把美丽的莺莺视为‘尤物’。因此,他不仅‘始乱之,终弃之’,而且还对自己的‘忍情’感到洋洋得意。张生是一个玩弄女性而不以为耻的封建阶级的知识分子。可是,作者却对这一人物抱着肯定的态度,并且以赞赏的笔调去写他的‘善补过’。这反映出在作者的思想中存在着浓重的封建意识,因此造成整个作品前后分裂的现象,致使作品的后一部分完全失去光彩”。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认为“小说的女主角崔莺莺刻画得很成功。她出身名门,深受封建意识的熏陶,举止端庄,沉默寡言”。禹学文、吕有宽《〈莺莺传〉新解》一文认为人们的评价冤枉了张生,以为张生遗弃莺莺,是“很大的误会”,张生是因为“没考中进士”,“不能改变自己一个寒儒的地位”,所以决定和莺莺这位望族千金割断关系。“想一下他所考虑的原因,他所坚持的原则,他的自重,他的牺牲”,就得承认这个人的高尚。莺莺信中斥责张生,实际上是因为爱张生,不愿意看着张生因为自己的缘故而失去光彩,使他必须从深重的失败情绪中排解出来。尽力帮助他排解、回避和掩盖,信中用“遗弃”的字样,就是最方便最有力的办法(《郑州大学学报》1979年第二期)。郭豫适认为“《莺莺传》是一篇具有自传性质的作品”。又是“经过艺术虚构的创作,不是真人真事的记录。尽管小说《莺莺传》曾以作者某些生活作为素材,但是作品中的张生和莺莺毕竟是经过艺术虚构的文学形象,并不就是小说作者元稹及其曾与之有过私情的实在的人”。“考证可能帮助评论,但不等于也不能代替评论”(《一支凄婉动人的恋歌》,载《中国古代小说论集》)。这篇小说写封建社会一对青年男女的恋爱悲剧,艺术上突出成就是人物形象的刻划细致生动,尤其是莺莺的内心矛盾描写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