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黛读曲》简介|介绍|概况
节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回目是“《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惊芳心”。清曹雪芹作。题目为编者所加。脂戚本《石头记》回后批语:“诗童才女,添大观之颜色;埋花听曲,写灵慧之幽闲。”庚辰本《石头记》回后批语:“前以《会真记》文,后以《牡丹亭》曲,加以有情有景消魂落魄诗词,总是争于令颦儿种病恨也。看其一路不迹不离,曲曲折折写来,令观者亦技难持,况瘦怯怯之弱女乎!”清王希廉《红楼梦回评》:说“宝玉一见小说、传奇便视同珍宝,黛玉一见《西厢》,便情意缠绵。淫词艳曲移人如此,可畏!可畏!此处直伏四十二回情事。花冢埋花,虽是雅事,却是黛玉结果影子。黛玉听曲至‘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二句,想起多少古诗,伤心落泪。短命人往往如此。于聚集大观园之始,独叙黛玉埋花伤心等事,此黛玉之所以终于园中也。”清王芝岑《题红词·珍珠帘·〈西厢记〉妙词通戏语》:“闲携一卷言情作,渐行来悄傍花阴铃索。芳信几番催,怅乱红零落。偏是伤春人又至,看瘦影较花还弱。商略把残英收拾,深深埋却。谁道暗留星眸,正新词黄绢,分明觑着。试与细评量,可莫嫌轻薄。眼底倾城人不远,叹侬也闲愁难扑。休愕,恕谑本无心,敢云为虐。”又,《声声慢·〈牡丹亭〉听曲惊芳心》:“乍离香冢,且返潇湘,行来院近梨香。一串珠喉,随风飘度横墙。分明谱成幽怨,一声声似诉衷肠。浑不料,那笙歌丛里,也有文章,道是嫣红姹紫,付颓垣断井,大半凄凉。子细思量,无情偏是东皇。流年去如水,尽番番吹老时光。休听矣,怎禁他余韵,还自悠扬。”今人王昆仑认为,“宝黛读曲”是疏通宝黛爱情心理的途径。其《红楼梦人物论》说:“两个小伴侣不觉已变成了少年。他们年龄、身体和智慧都在发育,尤其是宝玉不再满足于童年式的相处,他要求更深入的感情关系。于是《西厢记》《牡丹亭》这类的传奇故事启发了他们,那林黛玉竟会把一部《西厢记》一气读完,‘只管出神,默默记诵”,她只觉得‘词句警人,余香满口”。不过,越当爱情需要发展的时候,才会意识封建礼教束缚的严紧,因此使姑娘表现出爱悦的反面,她说:“把这些淫词艳曲弄了来,说这些混帐话欺负我!”宝黛之间开始了内心与形踪两方相矛盾的痛苦了。于是宝玉就要去胡混,要就是发他的那许多‘呆气’,而孤独又纤弱的黛玉就只有见落花而流泪,听艳曲而惊心。压缩行动、深化感情,她一步一步向着感伤诗人的意境中沉陷下去。”今人刘梦溪亦持此论,其《红楼梦新论》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当众姊妹未搬进大观园时,宝玉和黛玉的情谊尚处在青梅竹马的阶段,搬进大观园以后,情况就不同了……又兼读了《西厢》,听了《牡丹》,由不得静中生动,对景传情,爱情的种子便开始在宝、黛童稚的心灵深处萌发;而且日益强烈,要求彼此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心。于是,宝玉和黛玉之间的两小无猜的和谐状态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爱情的猜忌以及因猜忌引起的痛苦。”今人张锦池则认为,“读曲”不仅是宝黛爱情生活的需求,更是对封建主义的反抗。其《红楼二十论》说:“如何理解宝黛‘读曲’的意义呢?我们知道,要讲谈‘仕途经济’,就必须读孔孟之书。所以,宝钗对宝玉的‘旁学杂收”,曾给予讥弹。贾政说得就更清楚:‘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贾政把攻读《诗经》也看作是‘虚应故事’,正反映了当时设制科取士,着重在四书的社会风气。唯其因为社会风气如此,所以时尚之士,‘至目通经服古谓之“杂学”,诗古文辞谓之“杂文”,士不工《四书》文不得为通。’(章学诚《章氏遗书·答沈枫墀论学》)黛玉则反时俗之道而行之,对宝玉的上学曾予讥讽,说‘这一去可是要蟾宫折桂了’;对宝玉的偷读《西厢记》给以支持,说‘果然有趣’。可见,宝黛的迷恋于‘读曲’,不只是出于爱情生活上的需求,实质上也是对贾政为宝玉所安排的人生道路所作的无声反抗。作者从未把‘读曲’写为疏通宝黛之心曲的途径,其用意也就在于此吧。”此篇写宝、黛因共读《西厢记》而唤起了青春意识的觉醒和黛玉路经梨香院偶听《牡丹亭》曲而感慨缠绵、心动神摇的故事,说明张生、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勾通了宝黛的爱情心曲,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厌恨仕途、反对时尚而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性格。笔致缱绻,意境幽美;描写人物,情态宛然,口吻毕肖;特别通过对话以表现特定环境中的人物心理,极其生动逼真,如“妙词通戏语”一段,宝玉借《西厢记》中词句以表达对黛玉的倾慕之情,而黛玉闻听之后却带怒含嗔,说宝玉“欺负”于她这个片断,就细腻地描摹出了黛玉一方面爱的火焰非常炽热,一方面爱的情绪又无法交流这一特定环境下的复杂心态。“他们的爱情只能是岩石重压下的激流,浓云包围中的明月;具体说,他们只能有无声的渴望、过敏的猜疑和浪费的争吵,而不能有现代人的明朗通畅。”(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前人称誉道:“《红楼》妙处,又莫如描摹之肖。性情各以其人殊,声吻若自其口出”,“言情之书,汗牛充栋,要不能不推《红楼》独步。”(清洪秋蕃《红楼梦抉隐》)洵非溢美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