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亭秋》简介|介绍|概况
全名《杜秀才痛哭霸亭秋》。杂剧剧本。明沈自徵著。明祁彪佳《远山堂剧品》以此剧入“妙品”,说:“传奇取人笑易,取人哭难。有杜秀才之哭,而项王帐下之泣,千载再见;有沈居士之哭,即阅者亦唏嘘欲绝矣。长歌可以当哭,信然。”清焦循《剧说》说:“宋杜默下第夜归,就项羽庙宿,以其文质神前痛哭,大呼曰:‘千古如大王不能得天下,有才如杜默而见放于有司,岂非命哉!’神像泪出,泥界于面。《霸亭秋》杂剧,演其实也。”《剧说》又记《古夫于亭杂录》说:“吴江沈君庸自徵作《霸亭秋》、《鞭歌伎》二剧,浏漓悲壮,其才不在徐文长下。”《剧说》记卓珂月《残唐再创杂剧小引》说:“求之近日”, 《霸亭秋》等剧“为北曲之最”。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说:“《霸亭秋》、《鞭歌妓》诸杂剧,慨当以慷。世有续《录鬼簿》者,当目之为第一流。”近人任二北《曲海扬波》记《渔阳诗说》说:《霸亭秋》等剧“激昂慷慨,自是天地间一种至文”。《曲海总目提要》说:“盖自徵下第后所作也。”“霸亭,霸王庙之亭也。然‘霸’亦借意于‘灞’,谓人不第而归,每于灞水亭边送别,当此秋景,最难为情,每每凄然堕泪,故又托以自况也。”近人吴梅《中国戏曲概论》说:“沈君庸《秋风三叠》篇幅充畅,明剧中最为上乘。君庸为词隐先生之姪,狂游边徼,意欲有所建树,卒偃蹇以终,牢骚幽怨,悉发诸词。余最爱‘杜默哭庙’一折,较西堂《钧天乐》胜矣。中有[六幺序]一支,以项羽战绩比拟文章。极诡谲可喜。”日本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说:“全出殆以杜默之单唱及独白终始,仅配以僮仆之打诨耳。当以唱白论,不可以结构观。其曲其白,悲壮慷慨,稀见之大文字也。殆作者自发下第之幽愤于此欤?”此剧通过杜默下第,途经项羽庙沉痛的哭诉,揭露了科举制度的黑暗,控诉了封建社会贤愚颠倒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当时下层知识分子的悲愤心情。作品长歌当哭,慷慨悲壮,一泻胸中块垒,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