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未来记》简介|鉴赏

《新中国未来记》简介|鉴赏

政治小说,五回,未完。梁启超著。初载《新小说》第一、二、三、七号,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十月至二十九年(1903)七月出版。后收入1936年出版的《饮冰室合集》,仅有前四回。

小说以倒叙的形式,借一位“维新”老志士“曲阜先生”之口引出。在“中国全国人民举行维新五十年大祝典之日”,全国教育会会长、文学大博士曲阜孔老先生作“中国近六十年史”的讲演。叙述了一些仁人志士为拯救民族危亡,抵御列强欺侮,维新立宪,聚首成立了声势浩大的“立宪期成同盟党”, 又称“宪政党”。在详细罗列“宪政党”的纲领条例以后,又着重讲述“宪政党”首领黄克强等的活动。黄曾偕其挚友李去病同赴英国,半工半读,三年卒业时,适值“戊戌事变”, 国事难图,便又分赴德、法留学,并特别注重政治、法律、经济等社会科学。不久,义和团运动爆发,欧洲列强加剧侵略中国,黄克强按捺不住爱国激情,奋笔疾书,作洋洋长文《义和团之原因及中国民族之前途》,译成英、德、法三国文字,布告欧洲各报馆,产生极大影响。在德国一年半以后,黄、李两人又游历欧洲诸国,最后由俄国取道回国。途经东北时, 目睹沙俄侵略者的淫威,更激起了改良社会,抵御列强的强烈愿望。在旅舍,他们彻夜长谈,围绕着如何改革中国这个问题展开激烈争论。小说最精彩的文字也就在此。他们驳难诘责数十会合,“合成一万六千余言”。几天以后,他们又遇到爱国青年陈猛,三人志同道合,相谈甚欢。分手后,黄、李两人前往上海,并同“维新”人物广为交流,积极参加“拒俄大会”等公众集会。但故事正要趋向高潮,却突然中断,不见下文。

小说的内容是梁启超“维新立宪”思想在文学上的反映。晚清的中国,政治腐败,社会黑暗,而欧洲列强加剧瓜分中国,国家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于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一些知识分子便掀起了一场震撼全国的维新改良运动,在政治上鼓吹“君主立宪”,但却以惨败告终。这部小说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出现的,它典型地反映了梁启超“维新立宪”的改良主义政治主张。同时,梁启超把小说仅仅当作政治宣传的工具,这在他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译印政治小说序》等文中已说得明明白白,在《新中国未来记》的“绪言”中他也说“兹编之作,专欲发表区区政见”。因此,他的小说实际上就是他改良主义理论的翻版。

具体来说,此小说在内容上有三个较为明显的特点。首先是它的反帝色彩,其次是它对中国社会,特别是对封建官僚买办的批判态度,第三最重要的是小说中存在着浓厚的改良主义思想。由于作者害怕革命,幻想借皇帝之手来达到改良的目的,因此小说的主人公黄克强,一面大叫“救国”,一面又在喋喋不休地说什么“若可以不干碍到朝廷,便能达到国民所望的目的,岂不更是国家之福”,况且“现在皇上这样仁慈,这样英明”,何必象法国大革命那样,一想起就“只觉毛骨悚然”。这便是典型的改良派口吻。正是这种改良主义的论调构成了这部小说的主要思想基础。

在艺术上,梁启超的小说一般都没有什么很突出的长处。对这部小说,他自己也说,“似说部非说部,似稗史非稗史,似论著非论著,不知成何种文体,自顾良自失笑。”(《新中国未来记》绪言)因此,较之于他的论文,梁启超的小说一直未能为人所重。但是,他的犀利纵横的论辩笔锋在小说中也有所发挥,如第三回的“论时局两名士舌战”。另外,他还较为成功地运用了一些地方土语,丰富了小说的语言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