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思所在 郑綮》

或曰:“相国近有新诗否?”(郑綮)对曰:“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盖言平生苦心也。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 事亦见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五。

[述要] 有人问郑綮:“宰相近日有什么新诗吗?”郑回答说:“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这里怎么找得到?”道出了诗歌创作的甘苦。

[按语] 郑綮所谓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乃千古佳话。汉佚名《三辅黄图》:“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唐人以送别者多于此,因亦谓之销魂桥。”唐时官员骑马,文士未发达者多骑驴,李白骑驴过华阴,杜甫“骑驴三十载”,李贺骑驴觅句等,而灞桥风雪中骑驴,更表示诗人生活体验的重要,无怪南宋诗人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说:“此身合是诗人末?细雨骑驴入剑门。”

[事主档案] 郑綮(?—899) 唐诗人。字蕴武。郡望荥阳(今属河南)登进士第。咸通、乾符中,官至给事中、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昭宗初,复为常侍。乾宁元年(894),擢礼部侍郎、同平章事。好为诗托讽刺时,又好滑稽俳谐,多歇后语,因其行五,世称“郑五歇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