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秦皇》什么意思|出处|释义|例句|用典

诗词典故·秦皇

【出典】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秦初并天下……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无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释义】 秦皇,指秦始皇嬴政。他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车轨,是一位建立了很大功业的封建帝王。

【例句】 山中花笑秦皇拙,祠殿荒凉虚设。(洪适《番禺调笑·蒲涧》1370)秦始皇固然建立了很大功业,但身死之后只落得祠殿荒凉,岂如神仙能得长生不死,所以计拙可笑。这里以“秦皇拙”反衬“安期骑鹤”之值得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