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衡》概述

《论衡》概述

《论衡》是东汉王充的代表著作。王充(27~约100),字仲任,会稽郡上虞(今浙江上虞)人。先祖居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曾祖父王勇因军功受封会稽杨亭,仅一年即失去封爵,成为庶民,落户于会稽。祖、父辈以“农桑为业”“贾贩为事”(《论衡·自纪》)。其家族世代豪侠任气,父辈由此与地方豪族结怨,“举家徙处上虞”(《论衡·自纪》)。王充6岁开始读书,8岁进学馆,15岁左右赴洛阳入太学,做过著名学者班彪的学生。他为学不守章句,“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后汉书·王充传》)。中年在会稽做过下级官吏,因与同僚政见不合辞官归乡,59岁时应扬州刺史董勤征召做过两年官吏,一生大部分时间以教书著述为业。晚年“贫无一亩庇才……贱无斗石之秩”(《论衡·自纪》)。

王充生活于东汉光武帝至和帝时期。当时,赤眉起义已被镇压下去,东汉后期的农民起义在他死后才又拉开序幕。王充生活的年代,东汉政权相对稳定,但豪族势力日益膨胀。王充出生“细族家庭”,本人政治地位很低,在当时受到鄙视,连从事著述也遭到非难。此种处境使王充产生了深沉的压抑感,对社会现实发出了不平的抗争。比如,他对豪门贵族的血统论做了批判,针对当时盛行的迷信之风举起“疾虚妄”的旗帜,将自己的著述与儒家经典相提并论,并对儒家经典甚至孔、孟等圣人有所质疑,认为“书亦为本,经亦为末”(《论衡·书解》),“苟有不晓解之问,追难孔子何伤于义?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论衡·问孔》)《论衡》中的《问孔》《刺孟》篇对孔、孟的言论主张进行了许多质疑和批评。

王充是一个博通百家、独立思考、自有取舍标准的学者。他批评儒家经典和圣人,是因为当时经学统治和谶纬泛滥造成了许多错谬,实际上,他在批评儒家的同时,又尊孔子为“百世之圣”(《论衡·别通》),赞成儒家的养德、用贤和礼义及“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观点,并批评法家“知以鹿马喻,不知以冠履譬”,即主张儒家的道德教化和礼仪规范不可废除。他吸收道家“天道自然”的思想,但又反对道家消极避世和神仙不死之术。肯定墨子的感觉论,认为“须任耳目以定情实”(《论衡·实知》),赞成薄葬,运用墨家的逻辑方法进行论说,但又反对墨子“天志”“明鬼”的理论观点。因此,后人评价说,王充的思想“乍出乍入,或儒或墨”(《抱朴子·喻蔽》),《四库全书》也将其列入杂家。事实上,王充是一位融合百家、具有创造精神的思想家。

王充的著作有《讥俗节义》《政务》《论衡》和《养性》等。《后汉书》本传说,王充“著《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万余言”。现存《论衡》84篇,缺《招致》一篇,其他著作皆佚。在古代,除极个别人(如清初的熊伯龙)称赞王充的无神论外,赞赏者多以其论点新奇,可以作为“谈助”。反对者则斥之“过激”,甚至认为他“诬及圣贤”“非圣灭道”(《四库全书总目·卷首》)。因此,《论衡》一书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古代没有注释。近代的注释有黄晖的《论衡校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和刘盼遂的《论衡集解》(中华书局1990年版)。黄著资料丰富,刘著见解新颖,二书可以相互参照、相互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