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概述

《庄子》概述

《庄子》一书反映的是战国中期道家学派思想家庄子及其后学的思想。

庄子(生卒年约在前370年至前280年之间),名周,字子休,于战国中期出生于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市北)地。战国中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生机同时也是最为混乱的时代,社会阶层急剧分化,列国征战激烈残酷,政治斗争此起彼伏,各种学说争长论短。正所谓:“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离跂攘臂乎桎梏之间。噫,甚矣哉!其无愧而不知耻也甚矣!”(《庄子·在宥》)庄子自己也说:“今处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惫,奚可得邪?此比干之见剖心徵也夫!”(《庄子·山木》)处在这样的时代,庄子的内心经历过一番洗练,从而对于变幻莫定的世事有切身的体会,对宇宙人生有深沉的思考。

司马迁说庄子,“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可见,庄子学问非常渊博,其学术涉猎范围很广,但其思想的主要来源是老子一派道家。庄子的著作不再是《老子》式的格言体,而是汪洋恣肆的长篇大论,批判当时流行的儒、墨思想,继承并发展老子的学说。《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赞语说:“太史公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老子探讨“道”,强调“无为”,推天道以明人事,书中的道理十分深奥。庄子创造性地发挥了老子的思想,“其言洸洋自恣”,但总是以“自然”为旨归。司马迁敏锐地指出,庄子以“自然”为中心继承和发挥了老子的思想。

今本《庄子》一书,共有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个部分;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这种篇章结构是由西晋时期的思想家郭象(252~312)在整理和注释《庄子》的过程中形成的。古今学者对内篇、外篇、杂篇3个部分的关系进行过很多研究,大多数学者形成了这样的认识:《庄子》一书是道家庄子学派的文献汇编,其中内七篇结构谨严,论理深刻,很可能是庄子自著,是庄子思想的基础;外、杂篇是庄子弟子和后学的作品,是对庄子思想的发挥,其中有些篇章对庄子思想的某些观点进行了深刻而系统的阐释。因此,可将《庄子》一书视为体现了庄子思想的整体来进行阅读和理解。

近人注解《庄子》的著作主要有: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张默生《庄子新释》(齐鲁书社1993年版)。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王叔岷《庄学管窥》(中华书局2007年版),孙以楷、甄长松《庄子通论》(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和崔大华《庄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等是当代研究庄子思想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