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隐逸派诗歌

西方文学·隐逸派诗歌

隐逸派是20世纪上半叶在意大利和西方颇有影响的诗歌流派之一。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30年代达到鼎盛。隐逸派的诗歌和创作受法国象征主义流派的影响。它以主观唯心主义为理论基础,提倡“纯诗论”。认为大自然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统一体,世界则是一座充满各种象征的、一望无垠的森林。提出诗歌是摆脱绝望境地的最理想的幻想。诗人应避开严酷的现实,逃循到个人情感的世界里去。摒弃诗歌创作中过于注重修辞的俗套赋诗法和在文字上精雕细镂的唯美主义积习,以奔放的想象力,借助于新颖的意象、独特的暗示和隐喻来建立艺术形象,表达诗人复杂的主观感觉。在题材上,主要描写片断的自然场景,每每颂扬沿海的小镇,遥远的国土以及宁静大海上的绿色小岛等美丽诱人的景色,抒发人的瞬间感受、幻想和隐藏在内心的微妙情绪,表现人生的孤独、忧郁和生活的邪恶。在诗体上,大多是自由体,诗人致力于寻求直率、简洁的语言,清澈、明朗的诗体和富于乐感的韵律,力求挖掘词语蕴含的感情色彩,而舍弃它的普遍的、日常的涵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隐逸派诗人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尽管他们避开激烈的社会政治斗争,沉湎于个人的感觉世界,把抽象的、超时代的生活之恶当作一切祸害的根源,从而冲淡或掩盖了社会矛盾的实质,有时悲观伤感的色彩较为浓重; 但他们的诗作从一个侧面曲折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独特的、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中小资产阶级对社会现实的不满,特别是对法西斯独裁政权及其意识形态既不愿顺从,又无力反抗的苦闷、失望、彷徨的情绪,因而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和认识价值。到了40年代,在人民群众掀起的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影响下,一些隐逸派诗人或直接参加抵抗运动或在诗中鲜明地表现反法西斯主义、爱国主义的主题。他们开始从现实生活中撷取创作素材,旨在扩大和加深隐逸派抒情诗的深邃含意。

隐逸派诗人在艺术上寻求创新,扩大诗歌的表现手段,善于细腻地刻画人物的精神世界,精心锤炼,对后来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刻意追求感受和意象,有的诗玩弄文字游戏,内容空虚,大多晦涩难解。

隐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著名诗人蒙塔莱、夸齐莫多、翁加雷蒂。其中夸齐莫多、蒙塔莱分别于1959年、197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属于这一流派的诗人还有萨巴 (1883——1957),卢齐(1914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