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斯奈德

西方文学·斯奈德

美国“垮掉派”诗人。生于西部海岸的旧金山,在西北山区长大。他的经历富有传奇色彩。他曾获得过里德学院的文学和人类学学士学位,1948年离开大学当了海员。1951年到伯克利加州大学攻东方语。后他又做过伐木工、林务员等。1956年东渡日本,此后10多年他是在那里度过的。其间,他曾出家3年,到京都一家禅院潜心钻研庄子的道家学说以及佛教。后回国定居于加利福尼亚北部山区。由于10多年受东方禅宗思想和佛、道教学说的熏陶,他极厌恶和憎恨资本主义腐朽的现代文明,竭力想摆脱并投身回大自然的怀抱。这次僻居,便是他身体力行的标志。所有这些纷繁复杂的生活阅历,他后来都集中写进了他的诗中。他曾获波林根佛学研究奖,国家文学艺术研究院奖,古根海姆奖,1975年他的诗集《龟岛》 (1974) 荣获普利策奖。这是反学院派诗人第一次获由学院派控制的奖金。斯奈德是“垮掉派”中生性十分敏锐的诗人。他凭借着自己超凡的想象力,以自己那丰富的阅历为基础,勾勒出了众多生动的诗歌形象,比起50年代末就一举成名的大部分“垮掉派”诗人,斯奈德在当时还不算十分引人注目,但他的诗歌创作在近20年来一直在走向成熟、完美。评论界认为,他是“垮掉派”诗人中至今创作成绩最卓著的。斯奈德的第一部诗集是1959年出版的 《石砌的马道》,其中收集的是他50年代写的诗。1965年再版,集中增收了他翻译的唐代诗僧寒山的《寒山诗选》 (1958)。从这部诗集中,已完全看得出: 他在着意将东方诗的美妙意境同美国西北部林业工人的朴实生活结合起来,形成他自己所特有的风格。尤其是这期间他译的寒山诗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点也是他至今声誉不断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总体上来讲,斯奈德的诗,语言自然、纯朴,句法简明并富于变化。他高超的诗歌艺术技巧,常给人一种格外清新爽快的感染力。从他的诗中,可以发现诗人对现代诗歌中少有的一种和谐美的崇尚。他的诗,散发着一种渗透了东方特别是俳句诗人和美洲印帝安人智慧的“开放气息” (Open-air)。他的诗可以看作是维系在东西方文化、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与野性大自然、城市与乡村、历史与当今社会之间的无形纽带。他的诗还包括有《神话与本文》 (1960),《蹦蹦跳跳》 ( 1964) ,《僻乡 》( 1968) ,《蓝蓝的天空》(1969)、《观浪》 (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