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质朴戏剧

西方文学·质朴戏剧

也译“贫困戏剧”。这是波兰导演耶日·格洛托夫斯基提倡的一种戏剧类型。

格洛托夫斯基认为传统的戏剧观念是不正确的,戏剧本质上不是一种综合艺术。他在自己领导的奥波尔“十三排剧院”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后发现,戏剧没有化装、没有服装、没有布景、没有灯光和音响,甚至没有舞台之后还能存在,但是如果没有演员与观众中间感性的、直接的、“活生生”的交流,戏剧就不能存在了。他认为当代戏剧大量借用了其他艺术——文学、雕塑、绘画、建筑、音乐等——的成就,戏剧场面混乱,没有主体,他把这种综合艺术戏剧称为“富裕戏剧”。作为一种对立,他提出了“贫困戏剧”的概念。在贫困戏剧中,只剩下演员和观众,甚至剧本也是次要的,演员对观众的表演是决定性的因素。在实践中,他要求演员进行心理——形体——情感过程的严格而又艰苦的训练,在演出中建立起演员与演员之间的“整体表演”,以及演员与观众之间的“整体演出”。他提供的,实际上是一种朴素的、简洁的、演员借助自己特殊的形体动作、直接与观众打成一片,实现交流,把自己掌握的内容传递给观众。在格洛托夫斯基的领导下,剧团先后演出了拜伦的《该隐》、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密茨凯维支的《先人祭》、卡尔德隆的《忠诚的王子》、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以及一些试验戏剧。这些演出突破了传统戏剧观念与演出方式,体现了贫困戏剧的特殊风格和表演艺术。

格洛托夫斯基的贫困戏剧对形体和表演的强调,是现代戏剧注意有机形式和直接交流的潮流的一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