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电影·第二电影符号学
按照温别尔托·艾柯的论断,电影符号学自60年代起经历了四个阶段: 70年代以前是以语言学为模式的第一阶段; 70年代初期电影符号学的研究从结构转向结构过程,从表述结果转向表述过程,从静态结构分析和静态的非历史的观点转向影片的过程、文体的读解、能指的运动; 随后,意识形态成为电影符号学分析的主要部分;1975年后,电影符号学的侧重点从作者转向观众,从客体转向主体,从文体转向“阅读”,从精密分析每个电影符号回返到如何理解看到的影象这一传统电影理论问题和电影机制问题,从而形成以精神分析为模式的第二电影符号学。
麦茨的《想象的能指》一书标志着第二电影符号学的问世。麦茨在这本书中提出了诸如电影的实质在于满足“观演癖”、观众与银幕形象的认同产生于“自恋情绪”、“影片在其结构中应间接反映下意识欲望的结构”一类可争议的见解,同时也提出了符号学中的隐喻和换喻与精神活动中的“移置”和“浓缩”的对应性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