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诗与教诲诗

教育诗;教诲诗

教育诗的主要目的在于对人进行教导。这一术语的通常含义是指进行道德教诲的诗歌,也指传播天文、数学、修辞、哲学等方面的技术、知识的诗歌。从美学上看,教育诗可能是文学发展的最早的形式。我们所掌握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献,包括东方的、希伯来的、希腊的,都是以诗歌形式出现的,把音律作为增强记忆的方法,使人们便于谙记、掌握所学的内容。一切文学的萌芽多为谚语、格言诗句、容易记忆的韵文之类。自这些古代的萌芽形式开始,西方的教育诗不断发展,在基督教兴起的最初几个世纪,教育诗又在北欧进一步发展起来。按照贺拉斯关于诗歌要集教育与娱乐于一体的观点,真正的教育诗歌既要介绍某种知识,又要提供作者对知识的主观体验,如维吉尔的《农事诗》。

就诗歌类型而言,很难对教育诗歌下一定义,而且它与一般的诗歌情趣也有些不符。亚里士多德曾明确把教育诗歌排除在诗歌领域之外,宣称:“荷马应当被称为诗人,但恩培多克勒应被称作自然哲学家,而不是诗人。”(《诗学》)公元9世纪时,奥维德贬低介绍技术的诗歌,认为这种诗歌微不足道(《哀歌》)。17世纪时,当教育诗歌开始在英国流行时,托马斯·霍布斯对之进行了抨击,他写道:“诗歌的主题应该是人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自然的因果规律。”他认为诗人不应当在写作中“使用任何科技的术语,包括机械科学的术语和人文科学的术语”。虽然如此,教育诗歌很早就进入西方文学的主流,从古代起,历经了中世纪、文艺复兴、17和18世纪的文学直至现代,教育诗歌经久不衰,有时还上升到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古代的教育诗歌

西方最早的教育诗作是公元前8世纪希腊诗人赫西奥德的《神谱》与《工作与时日》。这两部作品也代表了两种互相关联的教育诗歌写作方式。两首诗歌的共同目的是“教育”,即对读者或听众进行教导、传授知识。但是,赫西奥德的作品表明,教育诗可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表现两种不同的主题。例如,《神谱》讲的是神话传说,关于神的知识,重点是追寻诸神的谱系,告诉读者诸神的特点或宇宙万物的特性,人应承担的精神义务,人的文化渊源以及人类过去经历的重要事件等。而《工作与时日》讲的则是关于劳动技术的知识。一般说来,教育诗歌都可以划分为这样两种类型,一类是给读者介绍客观世界的一般性知识。另一类是给读者讲授专门技术的具体知识。

希腊文学从理论上把作为六音步长篇诗歌的一个分支的教育诗,和以抒情诗歌形式写作的教育诗歌区分开来。虽然后来的教育诗歌采用了哀歌体和抑扬格音步,但是直接承袭赫西奥德风格的作者仍继续用六音步的格式。这些按照赫西奥德模式写作的教育诗歌(今已大部散失)就被称为赫西奥德派诗歌。公元前6世纪至5世纪时,出现了哲学家、道德家的作品,其代表人物有色诺芬(创作盛期约在公元前533年)、巴门尼德(约在公元前450年前后)、恩培多克勒(创作盛期约在公元前444—441年)。从现存的诗歌片断来看,教育诗歌在当时已经形成一种具有教导意义的文学类型,其目的在于宣传关于宇宙的理论知识。在以后的一段时期,教育诗歌从希腊文坛上消失了,过了几个世纪在亚历山大时代才重新出现。这种重新出现的诗歌是手册式的“应用诗歌”,承袭了《工作与时日》的格式。亚历山大时代的亚拉图和尼坎德等作者,代表了当时在大都市流行的新时尚,喜爱堆砌知识、讲究技巧、炫示博学的诗歌。当时的希腊则把教育诗歌当作一种为这一目的服务的次要形式;这种倾向一直继续到大约公元4世纪。

在罗马文学中,教育诗歌的创作引人注目。从恩尼乌斯、阿克齐乌斯等早期作家开始,罗马诗人就对这种诗歌形式进行了实验。公元前1世纪时,教育诗歌的兴盛达到顶峰。当时已经有了恩培多克勒诗歌的译文。西塞罗在青年时期就改写了亚拉图的《星空现象》一诗。后来出现的两部教育诗杰作是卢克莱修的《物性论》和维吉尔的《农事诗》。《物性论》是阐述性的长诗,涉及科学、伦理学和唯物主义哲学。《农事诗》是一篇内容优美、结构匀称的诗歌,共计2188行,主题是“如何务农”。这两篇诗歌非常符合起源于七个世纪前的两种教育诗歌的要求。贺拉斯的《诗艺》(约公元前13年)和奥维德的《爱的艺术》《论容饰》以及《爱的医疗》(约公元前1年)都与教育诗这一类型有关,但表达的情趣则与上述作品大不相同。贺拉斯的“教育”主要是美学上的,而不是具体方法上的。他的书信体诗作《诗艺》是文艺批评史上的杰作,有助于提高读者的文学观察力和鉴赏情趣。他在这首诗中提出的美学理想十分切近教育诗的宗旨:“能熔实用与优美于一炉,合怡情与教育为一体的作者,便是管领一代风骚之人。”奥维德的诗作对性及社会问题以精彩的反语笔法作了夸张式描述,同样显示了其教诲功效。古罗马文学黄金时代的四位主要诗人都致力于教育诗的创作。他们之后,继续有一些次要的教育诗作问世,例如马尼利乌斯关于星象学的五卷诗。

总的说来,古代教育诗歌的创作基础,是人们对于科学、宗教同生活之间关系的认识。教育诗歌既具有反映人们如何发现知识,发明技术的记述作用,又具有帮助人们学习知识、掌握技术的应用功能。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与技术传播的途径增多,教育诗的功用便相应减少了。人们更多地应用其他文体,来传播知识与技术。宣扬道德多用散文形式。传播技术的论文和说明书一般也都采用散文形式。

二、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诗歌

从某种意义上讲,西方的中世纪文学都是教育性的,因为当时的文学深受基督教影响,而强调对读者进行道德教诲与启示。从马蒂纳斯·卡佩拉的《墨丘利神和语文学的婚姻》到斯宾塞的《仙后》,体现各种教义和道德规范的讽喻诗作层出不穷;其中最突出的例子可推《玫瑰传奇》。此外,中世纪文学中还有大量的诗体编年史、百科全书、圣徒传、圣徒剧、传教书和格言集,也都可以归入广义上的教育诗歌类。乔叟在其名著《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尼姑的教士讲的故事”一篇结束处写道:

因为圣保罗说过,所有作品都包括在内,

只要按照我们的信仰去写,就是智慧;

摘取果实吧,留下外壳。

这几句诗代表了中世纪人的普遍态度:一切知识和思想都须符合基督教的真理。

中世纪的文学虽然包含了正确与错误的知识,充斥了道德教诲的内容,但仍有一些作品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例如,但丁的《神曲》,一些传奇故事,以及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等。

文艺复兴又进一步推动了建立在古希腊、拉丁模式基础上的教育诗歌的发展。这场伟大的文艺运动发源于16世纪前夕的意大利,一直延续到18世纪的英国。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通过重申以艺术形式传授知识这一古代思想,而在理论上成为这一时期教育诗的前导。教育诗歌在英国从16世纪中叶开始就十分盛行,到了18世纪中叶,在抒情诗歌领域实际上已居主导地位。

三、18世纪及以后的教育诗歌

18世纪的英国出现了教育诗创作的盛况,各种音律形式、各种题材的作品大量问世。这个时期英国教育诗的特征是:在注重内容的真实性与知识性的同时,十分强调技巧的精妙与描写的优美。其中最典型的作品是詹姆斯·汤姆逊的《四季》(1726)。与古典时期的教育诗作相比,这部诗作有着相当明显的不同特色。它强调给读者介绍更为广泛的知识而不注重详述专门知识;它注重描写自然景色而不叙说劳作过程;它为读者展现田园生活之美而不显示农事劳作之苦。

汤姆逊的《四季》诗于1759年被译成法文。后来法国著名的诗人雅克·德·里尔(1785—1813)翻译了维吉尔的《农事诗》,发表了有创见的作品《花园》,在把这种描述类型的诗歌引入法国方面起了主要作用。德国文学上的教育诗歌主要是指中世纪那种道德教诲诗歌,如弗赖丹克的《谦虚》(1215—1216)或胡戈·冯·特里姆伯格的《驰骛者》(约1300年);或者是指宗教改革的讽刺诗歌,如塞巴斯蒂安·布兰特的《愚人船》(1494)或托马斯·穆尔纳的《愚蠢的誓言》(1512)及《愚懦者》(1514)。在西班牙文学中,教育诗歌只是在“黄金时代”偶尔出现过一个短暂时期,其形式仍是道德论说或美学讨论,主要的作家有弗朗西斯科·帕切科、洛佩·德·维加和塞万提斯等,但他们的这类诗作影响不大。在这一时期,意大利的教育诗歌并不盛行,有影响的只是一些模仿维吉尔《农事诗》的作品。

这个时期的欧洲也出现了一些道德论说诗,如帕里尼的讽刺诗以及蒲柏的《批评论》和布瓦洛的《诗艺》等。在广义上,道德论说诗可属于古代形成的、以传播知识技术为目的的教育诗范畴。但是知识教育诗与道德教诲诗之间的界线是分明的。一般的讽刺诗可归入道德教诲诗一类。讽刺诗作者或道德诗作者均以帮助读者提高道德修养为宗旨,而狭义的教育诗作者则以给读者介绍知识与技术为目的。

英国的农事诗式教育诗歌,在18世纪晚期考珀的《任务》(1785)发表后,便逐步衰落。虽然直到19世纪初,仍有一些农事诗问世,但是这种类型的诗歌在英国文学史上已属回光返照,盛期不再了。英国教育诗歌的特点是主观随意、富于对自然景物的欣赏色彩。古代的教育诗一般分为介绍有关自然的知识与介绍利用自然资源的技术两类。而18世纪英国的教育诗则往往将这两类合而为一,悉心探究自然存在的奥秘,旨在引导读者认识、了解乃至欣赏自然之美。

教育诗歌的历史发展,总是与各个时期的科学知识发展相一致的。赫西奥德以后的早期作者所写的教育诗,实际上是与希腊爱奥尼亚人当时在理论上取得的重大进步相一致的。其后,教育诗歌的兴盛又缘于亚历山大时代科学的发展。古罗马是一个追求技术进步的时代,应运而生的便有卢克莱修和维吉尔的教育诗作。文艺复兴时期萌生的“新科学”在意大利及英国的教育诗歌中,都有一定程度的反映。启蒙时期英国牛顿的学说,也为这一时期产生的大量教育诗提供了材料。文学史上教育诗歌的产生与发展虽然并不完全是由人类科学史上的各种进步直接促进的,但是可以说,教育诗歌的确反映了人类历史上科学发展的成就并且表现了人类获得新知识后脸上所闪现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