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歌

哀歌

该术语源自希腊文elegia,意思是“哀伤”。指一种抒情诗体,通常语气严肃,文词典雅。哀歌一般是诗人因某人之死或因某事伤感而作。诗人借哀歌表达某种永恒的精神、情感、价值,从而获得安慰和解脱。关于哀歌的起源,诗学界众说不一,尚无定论。在希腊文中,elegia一词既可以指某种特定的诗歌形式,即由一个六音步诗行和一个跟随其后的五音步诗行构成的双行体,又可以指这种诗歌形式所表达的那种情感。用这种双行体写成的诗歌,不管是悼亡之作、战争歌曲、政治讽刺诗还是爱情诗,除了警句诗外,原来都叫作哀歌或挽歌。牧歌式的哀歌,如俄克里托斯的一些作品,在题材上很像是现代哀歌的原型,但希腊人把他们归入田园诗的范畴。在亚历山大时代,希腊人主要用哀歌体的对句形式来写作情诗和富于联想色彩的诗歌。最早的罗马挽歌都以采用对句的韵律、哀怨的情调以及爱情的主题而区别于其他文学类型。这类挽歌的著名作者有加卢斯、普罗佩提乌斯、蒂布鲁斯等。后来,奥维德扩大了这种对句形式的使用范围,用这种形式写作其他题材的诗篇,如《黑海零简》,不过爱情仍是其诗作的核心主题。

16世纪初期,意大利诗人在模仿各种古典音律的同时,也把意大利三韵句的形式用于哀伤诗的创作。这类诗人有B·塔索和阿里奥斯托等。阿里奥斯托所写的《韵集》和《讽刺诗》,在他死后被人们称作哀歌。在巴罗克时代,写作这种表现人们抑郁和伤感的哀歌式抒情诗的代表人物是菲利卡亚。直至19世纪,他在意大利的知识界中仍有影响。其他代表人物有莱奥帕尔迪和卡尔杜齐。一些现代作家也曾尝试用这种古典对句形式来写作,如邓南遮等。

在西班牙,最初的挽歌是模仿意大利诗体形式的,如加尔西拉索·德·拉·维加为悼念其恋人而作的《第一首牧歌》(1535年)、以传统的田园诗形式所写成的哀歌、一些仿效塔索的诗歌等。洛佩·德·维加(1562—1635)就曾仿照塔索,用八行诗体以及其他诗节形式写作哀歌。到了20世纪,希梅内斯也写了一些哀歌和挽歌,其基调仍是抑郁伤感。洛尔卡所写的《悼念胡安娜·拉·洛卡夫人》和《伊格纳齐奥·桑切斯·梅希亚斯挽歌》,充分表现了人在弥留之际,由于对死的预感无比强烈而产生的一种深切的惶惑之情。

在法国,第一位尝试用古典挽歌形式写作的是让·杜布莱。他于1559年首先交替使用阳韵和阴韵,而后交替使用十音节诗行和八音节诗行,以此来模仿古典的对句形式,写成了亚历山大格双行诗。龙萨在他1565年所写的《挽歌、化装舞会与牧歌》中,放弃了古典音律,重新采用古典哀歌的传统主题。后来的L·拉贝和马莱伯也采取这一做法。布瓦洛在《诗的艺术》一书中提出:哀歌的主题应限于爱情或死亡。到了18世纪,哀歌逐渐演变为吟咏人们的柔情与忧郁,而不是表现人们的深切悲痛。这一倾向一直延续至18世纪末,到安德烈·谢尼埃时期达到了高潮:

然而那温柔的挽歌和动人的姿容,

诱惑着我;那低吟浅唱的歌声,

那带着泪珠的笑容和蓬松的秀发,

多么美啊!我不禁抬起了头,

用腼腆的目光,仰望着天空。

从1820年拉马丁所写的《沉思集》问世以来,法国文坛上的哀歌逐渐与其他诗体融合,使人难以区分,纯粹的哀歌已颇为罕见。

在德国,挽歌这一类题材的诗歌更加不受格律的限制。埃德蒙·戈斯认为,在德国根本不存在哀歌这一诗体。文艺复兴时期,曾有一些德国诗人试用拉丁文来创作哀歌。但在17世纪初,用本地大众语言写作哀歌的著名诗人只有奥皮茨。他以模仿古典音律的诗体写下的作品,就是交替使用阳韵和阴韵的亚历山大体双行诗。克洛卜施托克用韵更加自由,内容复归伤感题材,范围包括一般的悲伤事件、恋爱中的纠葛以及对死者的悼念等。英国诗坛上颇有盛名的墓地派诗人以及杨格、哥尔德斯密斯、格雷和奥西恩等人,对德国的影响也很大。歌德写的《罗马哀歌》虽然也模仿了拉丁哀歌的音律,但实际上应该归入田园诗的范畴。他创作的著名哀歌是《植物的演变》。席勒在其论文《论原始和伤感的诗》中,把哀歌和讽刺诗与田园诗区别开来。他认为哀歌渴求理想,讽刺诗针砭时弊,而田园诗则表达现实的理想。这一关于哀歌的观点,他在《希腊的神祇》《思念》《朝圣者》等诗篇中都有所陈述。荷尔德林的哀歌表现了人类理想境界之不可企及,表达了对于逝去的美好年华的怀念。19世纪后半期,比较著名的德语哀歌作家只有默里克和盖贝尔。拉伊纳·马里亚·里尔克曾作了10首《杜伊诺哀歌》(1912—1922),希冀重新恢复哀歌在现代文学中的地位,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代,英国的几位诗人,如锡德尼、斯宾塞和哈维等,都曾尝试以古典对句的音长音节诗体写作,但都以失败告终。从16世纪到17世纪初,哀歌一词所指的诗歌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彼特拉克式的爱情诗和哀伤诗。后来多恩在《世界剖析》(1611)一书中,把其中一部分称为“葬礼哀歌”,此后哀歌的词义才逐渐明确起来。弥尔顿在1637年写了一首田园挽歌《列西达斯》,使这种悼念死者的哀歌在英国成为一种独立的诗歌类型。在英美文学史上还有一些沉思诗和思考诗,但这些哀歌式的诗作和真正的哀歌到这一时期已经区别开来了,如格雷的《墓园挽歌》(1750)、杨格的《夜思》、约翰逊的《人类欲望的虚幻》、惠特曼的《紫丁香花开在前院》等。按传统方式所写的哀歌有蒲柏的《一位不幸妇人之死》和丁尼生的《悼念》(1850)等。在现代哀歌中,W·H·奥登所写的《怀念叶芝》是一首著名的作品,它使用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格律。在英国文坛上,较著名的牧歌式哀歌有雪莱1820年为悼念济慈而作的《阿多尼斯》,阿诺德1867年为哀悼克拉夫而作的《梯尔西思》。这些哀歌来源于不同的传统,被视为古典田园诗或牧歌的一个分支。在古典文学中,堪称田园诗或牧歌之典范的有《悼拜昂》(这首诗一般认为是莫斯丘斯的作品,但实际上可能是拜昂的另一位不知名门徒的手笔)、维吉尔的第五牧歌、忒奥克里托斯的第一首田园之歌和维吉尔的第十牧歌。后两首诗都把爱情与死亡的主题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