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文学
早期为马来古典文学。19世纪,阿卜杜拉·门希用白话文和写实的手法创作传记、游记等作品后,马来文学逐渐有了较大变化。20世纪早期,马来现代文学作品开始反映民族觉醒和改革社会的要求,其中以表现妇女反对封建婚姻、争取自由解放为主题的长篇小说有谢德·谢赫的《法丽达·哈努姆》 (1925)和阿赫玛德·达鲁的《她是莎尔玛? 》 (1928);以要求社会改革为主题的长篇小说有哈伦·阿米努拉锡的《吉隆坡的茉莉花》(1930)和阿卜杜拉·西迪的《让我们战斗吧! 》等。另有伊萨·哈吉·穆罕默德的反殖民主义长篇小说《大汉山王子》(1937)和《疯子玛特勒拉之子》(194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马来文学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克里斯·玛斯和马苏里等19人于1950年成立“50年代作家行列”,提倡 “为社会而艺术”,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革新精神。代表作有克里斯·玛斯的短篇小说集《前仆后继》(1963)和9位作家的短篇小说合集《鲜花怒放》 (1959);乌斯曼·阿旺的诗集《浪潮》(1961)和马苏里的诗集《 时局的色彩》(1962)等。1957年马来亚独立后,政府推广马来语,并通过马来西亚语言图书局开展写作竞赛等活动,促进文学创作的繁荣。作品多描写底层社会的贫困,帝国主义的奴役以及城乡建设和民族融合等。获奖长篇小说有阿·萨玛德·赛义德的《莎莉娜》(1961)、夏嫩·阿赫玛德的《满途荆棘》(1966)和阿伦纳·瓦提的《漩涡》(1965)等。活跃在诗坛上的“50年代派”诗人乌斯曼·阿旺、马苏里等人的诗歌,融汇 “班顿” 民歌传统,注入新时代内容,形式清新活泼,基调明朗乐观。院校派诗人卡西姆·阿赫玛德、阿·瓦哈卜·阿利和基哈提·阿巴迪则潜心探索“激烈·孤寂·痛苦”的内心世界。1955年出现的“朦胧诗派”诗人努尔、阿明和迦扎里等偏重运用象征、隐喻手法,诗风朦胧。60年代也出现标榜不属于任何流派的3位诗人拉迪弗·默希丁、巴哈·扎因和穆罕默德·哈吉·沙勒。1979年出版的马来诗集《时代小桥》,汇集了30年代至70年代的优秀诗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风格。在剧本创作方面,具有现实主义特征的现代剧逐步取代传统的“邦沙万”剧。代表性剧作有加拉·迪瓦塔的《瓦顶与硕莪树叶的屋顶》 (1963)和乌斯曼·阿旺的《从星星到星星》 (1965)等。70年代末期,“伊斯兰文学”文艺思潮代表人物夏嫩·阿赫玛德主张“为真主而艺术”和 “以伊斯兰为创作源泉”,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母亲升了第三阶》和《涟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