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音尼木和
蒙古作家,中戈壁省德尔格勒杭盖县人。5岁丧母,9岁为一家贵族收养,在这贵族家生活9年,其间开始学习蒙文、汉文,以后又在学校里学了俄文和满文。他阅读了各民族的古典文学作品,提高了文学修养。1921年他参加创办蒙古《真理报》,后任青年团中央主席。1929年蒙古作家团体正式成立,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34至1936年任蒙古民族革命作家联盟主席。他的主要作品有歌词: 《蒙古国际歌》(1922)、《红旗歌》(1927); 散文与小说: 《远游的金鱼》 (1927)、《难忘的会见》 (1928)、《牧民陶沃台》 (1936); 剧作: 《山都办事大臣》 (1922)、《黑暗的政治》(1932)等。博音尼木和是蒙古现代第一批作家中最为活跃的一员。他的作品体裁多样,有很强的政治性。博音尼木和被认为是蒙古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