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作名·扬之水
①《诗经·王风》篇名。此为戍卒怀乡的诗。《毛诗序》云:“刺平王也。不抚其民,而远屯戍于母家,周人怨思焉。”《郑笺》云:“平王母家申国,在陈郑之南,迫近强楚,王室微弱而数见侵伐,王是以戍之。”余冠英据《竹书纪年》周平王三十三年(前738)楚人入侵申国,三十六年(前736)周王遣兵戍守的记载,以为“这诗可能就是那时产生的”。全诗三章,章六句。诗用叠章形式,因此,有人认为守边在“申”、“许”、“甫”,因连类而及,不一定同时戍守三国。②《诗经·郑风》篇名。《毛诗序》谓“悯无臣也。君子悯忽之无忠臣良士,终以死亡,而作是诗也。”今文三家无异说。朱熹《诗集传》则认为这是“男女相谓”之词,“言扬之水则不流束楚矣,终鲜兄弟,则维予与汝矣。岂可以他人离间之言而疑之哉,彼人之言特诳女耳”。现代学者多循此两说加以申说,陈子展《诗经直解》认为“盖诗人见人有间于其兄弟二人者,作此诗以自儆,并期兄弟共儆之。”闻一多《风诗类钞》则说:这是男子“将与妻别,临行慰勉之词”。程俊英同意闻说,以为“从诗中殷殷叮嘱的意味来看,这一说法还是比较切实的。”(《诗经注析》)《诗经》中有三首诗均以“扬之水”起兴,除本首外,分见《王风》、《唐风》,这是诗人运用民间流行的诗歌套语,作为自己歌唱的发端,它与下文的意义并无固定的联系,这正是中国民歌创作的一个民族特色。③《诗经·唐风》篇名。《毛诗序》云:“《扬之水》,刺晋昭公也。昭公分国以封沃,沃强盛,昭公微弱,国人将叛而归沃焉。”朱熹《诗集传》亦谓:“晋昭侯封其叔父成师于曲沃,是为桓叔。其后沃强盛而晋微弱,国人将叛而归之,故作此诗。言水缓弱而石巉岩,以比晋弱而沃盛,故欲以诸侯之服从桓叔于曲沃,且自喜其见君子而无不乐也。”参照《左传》、《史记·晋世家》有关记载,毛、朱所论当是有一定道理的,现代学者亦多据此以发挥诗旨。高亨《诗经今注》认为“这首诗的作者是昭侯一系的贵族,他到曲沃去,投靠桓叔一系,作这首诗表示对桓叔一系的忠诚。”陈子展《诗经直解》则认为这首诗是“揭露桓叔既得封于曲沃,而阴谋叛乱之作。诗人既叛从桓叔,又欲以危言耸动昭公,故作首鼠两端之辞。”程俊英《诗经注析》则进一步指出这首诗与《王风·扬之水》、《郑风·扬之水》均以“扬之水”起兴,“但这三首诗的主题却各不同,《王风·扬之水》是久戍思归之曲,《郑风·扬之水》是叮咛劝勉之词,此诗是首鼠两端之言。在风格上,前二者表现缠绵难解和惶惑不安之情,后者表现矛盾抑郁的心曲。同是用‘扬之水’起兴,便是借助这句民间诗歌习语的含义和韵律节奏上的特点,造成一种沉闷哀怨的气氛,而引起读者的共鸣”。以上三种说法虽有不同,但均有助于对诗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