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研究·元遗山诗集笺注

诗词研究·诗学研究·元遗山诗集笺注

金诗别集笺注本。金元好问撰,清施国祁笺注。国祁(1750-1824)字非熊,号北研,乌程(今浙江湖州)人。谙熟金史。曾撰《金史详校》《金源札记》。此书原刻未见,今见最早的是清道光二年(1822)南浔蒋氏瑞松堂刊本。首序引、传铭、年谱一卷、诗十四卷,末附录、补载各一卷。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据瑞松堂本排印出版。元好问的诗文集,蒙古中统三年(1262)即有刻本问世,共四十卷(其中诗十四卷),已佚。今所见为明弘治十一年(1488)李翰、储巏重刊本。清代通行的是康熙间无锡华希闵重刻本。诗集单行则有元世祖至元十年(1270)曹益甫刻本,二十卷。施本除按中统本十四卷收诗一千二百八十首外,又增入了曹益甫续采的八十一首,外补一首,依类收入各卷。共得诗一千三百六十二首,已接近于元郝经《遗山先生墓铭》所说千五百馀篇之数。卷首保留了李治、徐世隆的中统本序,杜仁杰、王鹗后序,以及曹益甫本的段成己集引等。卷末附录乃弘治本原有,是刻者“从《中州》等集采诸赠言订人者”,华希闵本续有增补,施本仍其旧,又搜辑部分遗漏资料为“补载”。施本以清刻华希闵本为底本,参校了曹益甫本和其他一些早期刊本,如元至顺庚午(1330)黄公绍刊刻的一个元诗选本,除纠正了华本的一些刻误外,还澄清了清人“因校而益讹”的许多错误,所以是一个比较可信的读本。遗山诗,除个别作品有作者简略自注外,历来未有笺注。施本《例言》说:“金源史事僻左……国史且然,况文人家集乎!”其笺注,据“积年以来遐收博采”所得,除正史外,尤其重视金元当时人遗留下来的稗传别集中采撷引证,如元好问《中州集》、《续夷坚志》,赵秉文《滏水集》、王若虚《滹南集》、刘祁《归潜志》、王恽《秋涧集》等,资料力求翔实可靠。笺注分题注和尾注两部分。题注重在解题并交代全诗有关背景,尾注兼及词语笺释。如卷一《赠答刘御史云卿四首》,题注据《中州集》小传介绍了刘云卿的生平,其中尤注意介绍他任叶县令时期的善政,以便理解元诗对刘的赞扬。诗末释“阿京吾所畏”句的“阿京”。笺注者据《秋涧集》的《浑源刘氏世德碑》注出刘云卿子刘祁的生平。刘祁字京叔,生平著述丰富,“少颖异,为学能刻苦”,故而深得元氏赞赏。但尾注条目极少,往往仅一、二条,对元氏自注不加标示,与施注混而不分,这是缺点,然每注必详征博引,给读者提供了大量资料,态度严谨,是近代流行的一个较好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