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重要诗人·释敬安
俗姓黄,名读山,出家后名敬安,字寄禅,别号八指头陀。湖南湘潭人。出身农家。七岁丧母,十二岁丧父。衣食无依,为人放牛、伴读。清穆宗同治七年(1868),在湘阴法华寺出家。次年,赴衡阳岐山仁瑞寺,受精一律师吟诗之影响。同治十年,登岳阳楼得“洞庭波送一僧来”句,受郭菊荪赏识,授以《唐诗三百首》,遂学诗。同治十二年,补作《祝发示弟》诗,存诗始于是年。此后曾游长沙岳麓山寺、常州天宁寺、三茅山普安寺、四明山阿育王寺。德宗光绪二年(1876),与吕文舟、胡鲁封、徐酡仙等结社吟诗。次年,在阿育王寺佛舍利塔前烧残二指,并剜臂肉燃灯供佛,故自号“八指头陀”。光绪十二年,王闿运等结碧湖诗社,应邀参加。光绪十五年,为衡阳大罗汉寺住持,并与俞明震、陈三立、曾广钧等人畅游南京,作“白门佳会”。光绪二十七年,为长沙上林寺住持。其后长期为宁波天童寺住持。武昌起义爆发后,曾语人曰:“政教必相辅,以平等国,行平等教。我佛宏旨,最适共和。”(冯毓孳《中华佛教总会会长天童寺方丈寄禅和尚行述》)1912年,成立中华佛教总会,被推为首届会长。是年冬,示寂于北京法源寺。尝自言其诗“传杜之神,取陶之意,得贾、孟之气体”(见太虚《中兴佛教寄禅安和尚传》第六章)。其诗谈禅说理、感怀时事,写景纪游之作皆能自成一格,而尤以描摹寂寞凄清之情景见长。王闿运称其诗“自然高淡,五律绝似贾岛、姚合,比之寒山为工”(《〈八指头陀诗集〉序》)。叶德辉曰:“其诗宗六朝,卑者亦似中晚唐人之作。中年以后所交多海内闻人,诗格骀宕,不主故常,骎骎乎有与邓(辅纶)、王(闿运)犄角之意。”(《〈八指头陀诗集〉序》)狄葆贤称其《夜登玲珑台》“多作险语,颇有唐李洞‘鲸吞洗钵水,犀触点灯船’之致”(《平等阁诗话》卷下)。有诗约一千九百多首,曾刊印《八指头陀诗集》、《八指头陀诗续集》、《嚼梅吟》、《白梅诗》等。今人梅季辑为《八指头陀诗文集》(岳麓书社,1984年第1版)。生平事迹见冯毓孳《中华佛教总会会长天童寺方丈寄禅和尚行述》、梅季《八指头陀年表》(见《八指头陀诗文集》附录)等。